他们高分进入了大热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但因为志不在此而烦恼不已。这些烦恼看似“凡尔赛”,但是不少00后初入大学,刚刚品尝放飞滋味,就陷入迷茫和纠结。
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大类招生、宽松的转专业渠道等,为他们提供了再次选择的机会。但,是坚持读高分搏来的热门专业,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这可能是刚成年的他们,第一次面临的重大人生抉择。
放弃热门专业,选择重读医学、法学,沪上高校的几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虽然相比同年入学的学生要多读一年,甚至多读两三年,承担更重的学业压力,但至少目前来说,我一点也不后悔。”
始于兴趣,忠于梦想,对未来的憧憬燃起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从热门的计算机系转入医学院复旦大学18级学生刘轩君:“九旬院士前辈眼里的光让我深受触动”
早在高考前,2017年入学的刘轩君就曾在医学和热门的计算机学之间犹豫过。“我们家没有人从医,我妈妈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她认为这个方向很有前景,所以我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当她从山东小城来到复旦大学后见到了一片更广的天地。刘轩君在一次闻玉梅院士主讲的病毒学相关讲座上发现, “90多岁院士前辈眼里有光,让我深受触动。尽管已经记不清具体内容了,但她对医学的热爱和坚守,是促使我听从内心召唤的一个契机。”
“当闻院士侃侃而谈自己热爱并奉献一生的事业时,精神矍铄的样子一点都不像老人。”刘轩君参加过很多顶尖“大咖”们的医学、生物学、化学等讲座,但让她感受最强烈的还是这次。“守护生命健康的成就感,让我感到值得用一生追求。”她说,“而且医生是长青的职业,年纪大了不做一线临床也可以继续从事研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随后,刘轩君利用一年中各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日,分别参观了张江校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枫林校区的医学实验室及博物馆。学校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课,她也同时选修了两个方向的课程进行对比。她发现,虽然自己不讨厌编程,但明显医学类的通识课更吸引她。
和专业老师、辅导员、学长学姐等的交流,也让刘轩君坚定了决心。一位同是热门专业的学姐,因为所学非所爱,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众人眼中的“好工作”。“她告诉我,自己很后悔当初没能勇敢地转变,四年时间学得很痛苦,成绩也很一般。”刘轩君说。
但来自父母的反对也不得不面对。
父母起初并不赞同刘轩君,说服他们更不容易。刘轩君选择先给他们“打预防针”,在平时和父母交流学校日常的时候,她常常把自己最受触动的时刻与他们分享。知女莫若母,妈妈很快察觉了女儿的“小心思”,并直言自己的担忧。
去年疫情期间,刘轩君报名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她用行动表明了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虽然只是小区‘守门人’,每天对过往居民重复无数遍防疫规定,但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刘轩君从早到晚顶着寒风,和社区干部一起耐心完成琐碎的防疫工作。这也让父母明白了,女儿已经能够成熟地担起社会责任,也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未来。
临近期末,医学院繁重的课程一度让刘轩君“压力大到忍不住哭”。不过擦干眼泪,她依然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们不少课程是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老师来上课,我们也有在医院各科室短期实习,老师们传递的经验,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比如医生如何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就很有技巧。比起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他的病情、存活率、治疗方案等,临床带教老师告诉他们,“如果病人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医生首先要做的是观察他是否有预感,拿到报告第一时间应宽慰病人情绪,等他们和家属冷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刘轩君觉得,在书本之外,还有很多要学习。
虽然学医路漫漫,刘轩君又因为转专业需要降级重读一年,但她觉得一点也没有浪费时间。“工科学习的经历很有用,跨学科的合作比如未来‘互联网+’将为医学带来更多可能。况且,短短一年的时间比起更长的人生,我很庆幸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做出选择。”刘轩君表示,目前,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如鱼得水。谈到对其他有转专业同学的建议,她说:“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坚持变成热爱,那么迈开那一步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从技术科学试验班转入医学院复旦大学19级临床五年学生罗秋阳:“赚钱从不是我人生的第一选择,从医的荣誉感无可替代”
刚进大学,罗秋阳就因为读了一本“闲书”成了一位医生的“迷弟”。巧合的是,很快他就在学校讲座见到了偶像本人。除了这次偶遇,罗秋阳其实从小就对医学兴趣满满,才会毅然选择在大一结束时,放弃了大热的计算机专业,降级转入临床五年医学专业。
大一时,老师推荐了一本关于上海医学院即现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历史书,读毕,医学先驱们的事迹深深触动了罗秋阳。这本书的作者是华山医院的张永信教授,他也是不久后一次校内医学讲座的主讲人。罗秋阳当天早早赶到会场占了个好位置,会后还和偶像合影留念。“我已经不记得讲座具体内容了,但讲座却激起了我从小对医学的好奇,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高中时选修生物并参加过不少生物竞赛的罗秋阳,对生命科学很早就有了基本认识,但高考时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更有把握的工科专业。直到这次和张永信教授的邂逅,他才意识到原来“对我来说,找一份赚钱的工作从不是人生的第一选择,从医的荣誉感、归属感是其他职业无可替代的”。
身边的人一度劝说罗秋阳,学医时间长、回报低,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但他咨询过医学院的学长学姐后,面对降级的纠结和更长的学制,依然决定转专业。“兴趣是我的第一选择,计算机虽然可能更好就业,但我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痛苦大于快乐。人生的路还很长,如果能成为医生帮助更多人减轻痛苦,那我即使多读十年也很值得。”
在解剖学课上,一位授课的妇产科临床医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又展示了一台前沿技术下微创手术的真实图像。他和其他医学教授一样,喜欢在讲课之余和学生分享从医的酸甜苦辣。“这些书本之外的内容,让我觉得学医更有意思,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探秘’,既有专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也充满温暖的人情味。”罗秋阳庆幸自己的勇敢,“看清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罗秋阳在学业上全情投入,背书也干劲十足,他也喜欢参与各类医学讲座,听更多业内“大咖”讲专业、讲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从医的信念感让我很有信心,坚持8-10年的专业学习。”他也在和自己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告诫他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盲目追热门未必最适合自己,但踏出‘舒适圈’同样需要深思熟虑,把兴趣变成人生的追求才可能更长久地坚持下去。”
读了两年自动化专业转入法学院上海大学18级学生彭建:及时转变思路,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
去年,获得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的是法学院大三学生彭建,其实他一年前才从自动化专业转出。
他花了两年时间重新选择了赛道,并很快在自己更热爱的方向取得了优异成绩。“兴趣就是最大的动力,尽管降级多读一年,但对我来说,及时转变思路仍然得大于失。”此前专业成绩中上的他,在法学院已获二等奖学金。
“用足高考成绩和绩点”,是彭建在大一结束后、第一次专业分流时,随大流选择进入最“紧俏”的自动化专业的原因。但分流后,他逐渐发现这并不适合自己。与大一时大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不同,大二开始逐渐加码的算法等专业课,让他觉得“痛苦”。兢兢业业之下虽然取得中上的成绩,但日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彭建变得闷闷不乐。
这时,他想起了大一时选修《法与社会》《世界法律主要体系》两门法学课程时的快乐,这让迷茫的彭建看到了另一个方向。
至今,他还记得课上老师关于四川泸州遗赠案的法律解读特别有意思,“他们从社会日常让学生们认识到,法律不是纸面的冰冷条款,‘活法’的约束力往往更强。”当时,彭建常常在下课后缠着授课老师陈琦华教授提问,“老师的耐心和渊博也鼓励了我,可以说他对我下定决心转入法学有很大影响。”大二快结束时,彭建又主动找到陈琦华教授和辅导员,分别长谈了几次,他决定抓紧在大二升大三的时机转学。
其实,也有老师曾劝说过他,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可能比法学更好,况且读研时再转变方向也是一个选择。但彭建很坚决,“经过前面这两年,我发现自己不是在探索想要什么,而是在决定自己不要什么,不如及时转变。”来自父亲的支持也给了他很大的勇气,彭建很庆幸,“我爸爸比较开明,他也觉得如果我学着没意思的话,换一个方向会更好。”
“转专业后整个人都变得很快乐,课表排满了,但做喜欢的事情也不觉得辛苦。”彭建转专业后同样降了一级,并且还得补大一的法学基础课程。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和同学组队,一起报名参加了本科生学术论坛。因为研究的课题属于人工智能和法学的交叉问题,他反而比法学专业的同学更有优势,此前看似“浪费”的两年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补偿”。
“在我们组的分工里,技术原理方面就由我包了。”彭建发现,此前他学过的数据结构、算法等工科课程,在科技+法律的交叉领域里很“有用”,更能帮助他理解一些技术问题。当然,“还得在网上了解深度学习的算法,查阅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如何表述和理解,这样写出来的论文也能大体符合认知。”彭建成了这支法学课题团队的主心骨,负责“啃”最硬的框架搭建和技术部分。最终,他们完成的6000余字论文经过学校各层专家评审和答辩,荣获了去年的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我打算把论文再进一步完善,形成研究成果后试着向学术期刊投稿。”彭建因为浓厚的兴趣,仍然愿意再花些力气继续深入研究。
去年暑假期间,彭建还在家乡贵州六盘水市的钟山区人民检察院实习,更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我计划先考研,未来成为一名法官或是从事学术研究。”彭建从刚入学时的盲从大流,到现在有了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喜欢也要看能力跟不跟得上,盲目的尝试无疑是浪费时间。”
作者:储舒婷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