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唯分数论”,教育评价改革要打出“综合牌”。
12月29日,以“尊重生命,让教育回归本质”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堪称星光熠熠。与会嘉宾中,既有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沪上名校掌门人,有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等知名教育学界专家,还有“硬核医生”张文宏。
时值年末,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谈教育现状,谈教育改革之难,谈教育评价之变,也畅谈教育的未来。
01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手如林,“学霸”云集。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奖项,叫“永恒奖”,据说是专门用来奖励那些对自己热爱事物且有执着追求的学生。
比如,有一名学生,竟然凭借天天拉单杠,获颁了一个华师大二附中的“永恒奖”。
华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在论坛上不仅分享了这个案例,也分享了学校对学生评价的坐标系。“我们的学生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是现在正在被教育界强调的增值评价。”
“要把科学的育人理念落地为办学实践,关键是靠评价来引领,且这种评价导向和引领应该是长期的。”李志聪特别强调评价的多样性,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和评价的主体都应多样的。他又以学校校训为例,“追求卓越”,意思就是“卓然独立,越而胜己”。
02
“以前,学生的成绩册上分数是评价教育好坏的标准。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结果评价。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如今更强化的是过程评价,强调的是诊断评价和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在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看来,教育问题本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但在一段时期内,我们把它简单化了。“比如,以学科分类,按照学科进行评价,就是一个简单化的过程。”
为了打破“分数”这个唯一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沪上不少名校在教育实践和改革中,格外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呵护他们天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有些难的。”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直言:“我和学校老师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高一、高二的时候离高考越远,学校最后的高考成绩或许就越好。”
在上海中学,老师做的很多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呵护学生的天性”。上中已搭建上百个实验室。“我们建实验室不是为了做而做,开设很多选修课,目的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空间。所谓呵护,不能只是呵护有天赋的孩子。”
03
教育是面向未来是事业。教育评价,同样也要着眼未来,要有前瞻性,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后现身会场发言的张文宏医生,不负众望。基于这次抗疫,谈教育,他别有一番洞见。
“将来我们评价每一个学生,不能只看成绩,而是看他(她)的天性是不是完整,能否在社会上和所有人很好的协作,通过合作共赢,使得大家共同成长。”张文宏从抗疫精神谈起,分享了他对教育的理解。他表示,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精英教育不是全部,重要的是让普通劳动者也可以觉得有尊严。尊重生命,让人有尊严,无论在医疗和教育界都很重要。让考不上名校的人也能在社会中感到舒适。
同样是畅想未来的理想教育模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预言”:未来,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将会成为日常。“美,其实就是有温度的生活和温暖的人心。”他提出,美育的实施,从一个人3岁开始,可以一直持续到90岁,在儿童期艺术启蒙,在少年时期夯实艺术基础,青年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中年期和老年期艺术化生活和生活艺术化提供滋养。
而眼下,好的苗头已经出现了。从小学到中学,从大学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从美术馆到公共开放空间,都能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美育的朋友圈”。他的想法是,“未来,应该把创意产业、体验经济、信息科技都应用并服务于人对美的需求,教育将再次连接起艺术、社会与人,形成艺术街区,智慧社区,创意城区的理想都市。”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直言,过去,我们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的短板。那么,突围之路在哪里?把原来不受学生欢迎、传统的体育课上成有趣又科学的“金课”,该校体育健康学院率先开设了一门《野外生存》选修课,包含攀岩、丛林穿越、搭建帐篷等趣味性十足的活动,集体育运动、生物认知和劳动教育于一体。目前,学院提出了中国健康体育模式,在全国50多所中小学校实验,覆盖学生群体达到10万。
作者:储舒婷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