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收获季,位于本市崇明横沙岛的一片试验田传来好消息:改良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田增产最高达128%!原来,由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邓泓副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这里通过生态方法改良了土壤,种植的“生态米”在第一年就迎来了丰收。把贫瘠的土地变为富饶的良田,使得水稻产量更高的同时农药使用更少,发展生态农业不但能为当地农民带来当下实实在在的增产效益,从长期看也更有利于崇明岛的环境保护。
“未来,这片经过修复的土壤除了种植水稻外,还能种植更多品种的农作物。”邓泓告诉记者,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研究,分析和总结出针对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方案,用科研服务崇明岛乃至更多全国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经测算,崇明横沙岛共有约16万亩的土地亟需快速改良,由于这些土壤来源于河口淤泥,质地偏沙性,土壤的有机质及养分较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盐渍化。从去年开始,在10亩“营养不良”的盐碱地上,由达良俊、邓泓等中青年科学家组成研发团队,通过有机肥、新型矿物质提取液和微生物菌剂的联合作用,为土壤绿色“增肥”。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农作物的产量上去了,农药却用得更少了。
“直观可见的是,改良田的水稻长势明显优于没有使用改良剂的对照田。”邓泓介绍,改良田种植的水稻,茎、叶更为挺拔茂盛,株形明显优于对照田,且稻穗下垂、穗粒更为饱满。“因为采用不同配方的改良剂,改良田之间也有显著差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相对于未改良对照田土壤,提高16%至128%不等。”
改良田的水稻不但实现增产,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得到了提高,农药使用量因此减少。
“其实,对存在各种问题的土壤都可以采用类似的修复思路,通过问题诊断找到土壤受损的关键原因,使用有针对性的复配改良剂。”邓泓举例,从团队的实践看,通过植物协同微生物调控的方式,可让过度“劳累”的土地重获生机。
不仅修复土地,团队在改良田中还设计了稻田内循环系统,将含有大量养分的农田排水转化为稻米生产的养分,为减少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华东师范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