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校分类指导和绩效评估,对全部62所高校进行分类管理。记者今天(12月3日)从市教委获悉,经过5年多的努力,上海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已经构建形成、各显所长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已初步健全,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将评价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评价权威性、规范性、持续性开展的前提。上海现已构建了完备的高校分类管理评价制度体系。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率先提出要对上海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上海2015年出台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对高校分类管理的目标、依据做了明确规定。2018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将高校分类管理评价工作法制化。为进一步落实规划和法规系列要求,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校分类管理评价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对高校分类管理评价进行了系统设计,特别是对分类评价结果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立分类管理评价体系,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
上海对全部62所普通高校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推动上海高校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
根据“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社会参与评估”的操作原则,完成分类。目前学术研究型高校有13所,应用研究型高校有10所,应用技术型高校有17所,应用技能型高校有22所。学校定位一旦确定,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图为上海海事大学举办MTCC航运绿色论坛。
四套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上海高校分类评价
自2016年,市教育督导部门启动高校分类评价的指标研制工作。市领导高度重视指标研制,要求专家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指标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反复广泛征求高校意见、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多次将分类评价列为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主要议题。指标体系于2018年5月试行,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逐年迭代升级。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四套。指标设计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每个类型的指标体系是共性和个性的融合。均设办学方向与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与资源、办学质量与水平、办学声誉与特色4个一级指标,办学方向、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支撑平台、科研项目、学科专业、创新成果、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办学声誉、办学特色等二级指标。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级指标的名称、权重和内涵上。
指标设计坚持中国特色与国际水平相统一。设立了办学方向指标,对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落实情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察,突出强调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效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坚持国际化,围绕高校的基本职能设计指标,重视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考察。
指标设计坚持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的衔接。分类评价是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价,每个类型三级指标大约有35个。很多三级指标自身又是一个评价体系,比如立德树人落实情况、毕业生满意度、社会培训情况等,均是委托相关单位开展的单项评价。同时还不断丰富评价维度,除了综合评价外,还开展增值评价、效益评价。
指标设计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结合。除了设置固定的共性指标外,还设置部分自选指标、自选权重,并加大办学特色指标权重,增加规定案例数。
此外,还做到了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对照,在部分定性指标中设立了负面清单,达到一定数量的予以减分。
▲图为同济大学为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悬停避障提供技术支撑
评价“指挥棒”促进上海高校内涵式发展
分类评价自2018年开始试行,今年是第三年,目前已经探索出一套系统完整、运行高效、公正公开的操作流程。
市教育督导部门高度重视解读培训工作,通过发布评价方案、集中开展培训解读、实地宣讲等方式,将评价的最新导向、最新内涵、最新标准向学校公开。
依托第三方建设了高校分类评价系统,实现了所有填报数据的网上操作。加强数据整合,政府能够掌握的数据,就不再要求填报,减少高校负担。强化了系统异常数据的筛查预警功能。在评价系统内设置专家工作室,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定性指标评价标准,要求专家不仅要打分,还要提出整改建议。
为了确保数据真实有效,2020年还探索建立了数据“公示-整改-再公示”制度。将同类型高校的定量数据向本类型高校公示,逐条受理 “异议”并核查,约谈数据问题较多的高校,要求学校对问题数据提交证明材料或整改。学校整改之后,再次对数据进行公示。这打消了学校对数据真实性的疑虑,提升了数据质量,维护了评价的公平公正性。
为使分类评价结果有效转化为改革发展实践,逐步加大了数据共享力度,每年都会针对政府部门和高校打造不同的研究分析报告。如2020年,针对62所高校提供了每校分析报告。每校分析报告中不仅有同类型学校间的横向对比分析,还有学校三年结果的历年对比分析;不仅有总体情况分析,还有单项指标分析;不仅有分析结论,还有改进建议。为了使分类评价成为撬动高校发展的杠杆,还通过举办沙龙、评选案例,促进高校的经验交流。
评价研究结果也已在政府层面得到了多方面的运用。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遴选的主要依据,就是2018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结果。同时,每年的市属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分配、高校党政负责干部考核、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动态调整,也都与年度结果紧密挂钩。
▲图为同济大学为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评价成效初步显现
高校分类评价仅仅开展了三年,对于学校改革发展的促进成效,需要再拉长时间去观察。就目前来说,有些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根据三年的评价,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从综合评价看,传统强校综合实力依然强大,在各自类型中处于前列。从增值评价看,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等学校,发展劲头很足,发展成效明显。
从效益评价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公安学院等特色学校优势凸显。
从整体态势上看,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大多数高校中,部分主要指标的得分变化,会引起位次的变化。
分类评价目的就是要引起学校的内部变革。在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高校正在发生系列变化。
▲图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获得第六届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一是学校的发展劲头足了。评价和评估不一样,评价鼓励公平竞争,激发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水平。自从2018年第一次推出分类评价结果以来,很多学校都打破了以前的封闭思维,认清了形势、扩大了视野,在忧患意识、使命意识的同时,树立了必胜信心。
二是学校的目标准了。以前大多数高校的现实定位或者理想定位,就是综合性、研究型。随着分类评价的实施,很多高校开始按照与过去对标、与同类型高校对标、与行业兄弟学校对标、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重新定义自己、寻找到自身方位、凝练出自身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定位,制定了赶超计划。特别是通过评价拉长长版、补齐短板、厚实底板。
三是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强了。内部评价机制是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实施分类评价的目的还包括通过促使学校建立起完备有力的内部评价机制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不少学校都加强了数据管理,建立了与分类评价相适应的自我评价体系。此外,围绕党的全面领导、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规划管理水平、校企合作、财务审计等工作的考察,很多高校都完善并实施了相关制度。
“十三五”时期,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成,并取得良好成效。上海市教委总督学平辉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坚持“破唯”“增维”,强化特色评价,增强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进一步拓展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探索拓展应用于招生计划、人事编制、部分重大专项投入等领域,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整改跟踪,深化问责机制,切实增强评价的权威性。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