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校长曾用3年时间解决了学校1000多户教职工住房困难;
他在70岁生日时,卖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凑出300万元,为自己三所母校各捐100万元作为奖学金;
他提出“不能树木何以树人”,建成全国绿化400强,被称为“绿化校长”;
他倡导“大学校长既要找市长,更要找市场”,多途径为学校融资,并顶着压力开发新校区;
他制定“约法10章”,出差不乘软卧、不到外宾楼吃饭、不要专车接送等,上下班“不顾形象”地骑自行车,人称“平民校长”
……
今天,上海师范大学的老校长杨德广教授迎来自己的从教55周年纪念,由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杨德广教授从教 55 周年暨高等教育行动研究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在论坛上,他的同行谈起杨德广“最讨厌说假话空话套话,自己也不要听这样的假话空话套话,只要觉得是正确的,就要据理力争。因此,即便他当上校长后,也有一些人批评他‘不成熟’。”他说,曾经有一次他和杨德广一起到北京开会,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他们一起坐在会场的后排。会议上,正在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上海受到了所谓离经叛道的质疑,杨德广听后觉得不对,就在后排举手要求发言,站起来据理力争。
也有人说杨德广“白天是公转,晚上是自转”,因为白天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非常繁忙,而晚上他则要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撰写教育论文。
他说:“我出生在江宁上坊村,我的母校小学是上坊小学,中学是南京九中,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我的前半生做了3个梦:一个读书梦,好好读书走出乡村,到大城市上大学;第二是图强梦,五六十年代中国很穷,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一穷二白,发愤图强;第三个梦,1965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我就想成为教育家。”即便退休后,杨德广校长也时刻不忘回报教育的点滴之恩。
2009年底,杨德广即将迈入古稀。他开始考虑,如何纪念自己的70岁?
人老之时,多会思考两个问题:过去的日子怎样走来?往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便很快有了决定。
2010年2月5日,杨德广70岁生日。中国高教学会、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厦大等教育界人士前来祝贺。杨德广郑重宣布:“我决定,将自己积余的100万元书稿费和讲课费,以及卖掉一套房子所得,共300万元,分别捐赠给我的3所母校:南京上坊小学、南京九中和华东师范大学,用以帮助部分贫困生、优秀生度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2012年杨德广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授予“慈善之星”称号,2018年被民政部评为“中华慈善楷模”。他还在2013年被中国高教学会授予“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称号,2017年被中国教育学会等七单位评为“中国当代教育名家”。
今天,老领导龚学平、周远清、王荣华等,以及来自全国教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杨德广老校长为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学科建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对杨德广教授从教5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
作者: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