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4日)晚上,以“正谊明道展初心,服务人群担使命”为主题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伟大工程”示范党课正式开讲。作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第2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一,本次党课既是复旦上医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向新中国71岁生日的特别献礼。党课围绕“正谊明道,赤心永驻”“心有大爱,服务人群”“医路传承,为国育人”三个篇章展开,讲述了复旦上医人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导课上说,上医九十多年办学历史是全体上医人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矢志拼搏、服务奉献、追求卓越的奋斗史,“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上医共产党员的身影。袁正宏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主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正谊明道 赤心永驻
创业奋斗敬业奉献,上医名家青史流芳
回溯上医历史,挖掘红色基因。华山医院李发红医生以“碧血丹心铸医魂”为题,动情讲述了上医老校长钱惪教授西迁援建重医的故事。为支持西南地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钱惪教授响应党的号召,带领400多名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奔赴重庆建立医学院。钱惪教授用一生践行对党、国家和人民的诺言,彰显了老一辈上医人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的“创业精神”。
“留洋归国救伤亡,除瘟神,立勋章,辗转千里,建业巴蜀乡。一生只正医家名,百年逝,德留香。”李发红用一首原创小词《江城子·颂惪》缅怀前辈。
一代又一代的上医人不断丰富充实着“上医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上医人站出来,我们的国家,人民的健康,就守住了门!”基础医学院团队带来的诗朗诵《守护健康 守护人民》将闻玉梅院士团队的科研经历在节奏与韵律中娓娓道来。
助力我国肝炎病毒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位居世界前列;赴非典一线研制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成功分离上海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数十年来,闻玉梅院士团队攻坚克难,在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朗诵团队成员应天雷、黄竞荷、赵超、王乔均是奋战在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专家和科研人员。上医前辈们牢记使命、科研报国的“奋斗精神”激励启发着后辈们,全力担负起守护健康、守护人民的光荣责任。
妇产科医院团队以一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剧演绎王菊华教授生前工作、生活的场景。作为全国知名的产科专家,王菊华教授深耕于产科妊娠中毒症领域,鞠躬尽瘁。为了与外宾顺畅地交流我国产科技术成果,年近六旬的她通宵练习英语口语。接待现场的亮眼表现让外宾不禁点赞。然而,王菊华却因突发大面积心梗在退休当天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聆听着前辈的教诲,追随着中国医疗科研先行者们的足迹,不懈努力。”参演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这幕剧向所有在新中国成长与发展中奉献过青春与血汗,无私无畏的医务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门四代血防建功,红色基因薪火永传。由公共卫生学院带来的微视频党课回顾和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以苏德隆、袁鸿昌、姜庆五、周艺彪教授为代表的四代公卫人消灭血吸虫病的艰辛历程和感人事迹,展现了老一辈上医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奉献精神”。
心有大爱 服务人群
党旗飘扬在一线,身体力行,爱勇并进
疫无情,人有情。中山医院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余情从那张感动亿万人的 “医患同看落日余晖”的照片讲起,分享了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全力战“疫”的一个个动人瞬间。操作感染风险较高的气管插管时,有队员感叹“抢不过党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护士党员,向余情寻求止痛药,却一再要求为她保密。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我很幸运,能够亲历这场故事。”余情表示,自己的分享以“抗疫岁月里的忠诚与守护”为主题,“忠诚,即忠诚于医者这一职业,对病患的生命健康负责。守护,是守护好支部的同志,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亦是守护好病患,让他们拾起战胜病痛的信心。”
儿科医院曾玫教授也来到党课现场,和大家分享了暖心照片背后,自己和团队精心救治新冠患儿的故事。在团队的专业治疗和爱心守护下,66例患儿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无1例发展为重症病例,并且无医务人员感染。
9月8日,曾玫作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和党中央表彰。经疫情大考,曾玫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谈及抗疫期间火线入党的心路历程,曾玫表示,是党和国家的培养、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托付、儿童传染病防治事业的召唤,让她成长为一名儿科感染科医生;这份荣誉将化为更大的动力,激励自己在新时代为儿童健康事业奉献终身。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上医人的足迹,雪域高原,亦是如此。眼耳鼻喉科医院余洪猛教授讲述了响应号召,主动参与组团式援藏的经历。2015年,余洪猛成为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援藏队员。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日喀则,他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为当地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为藏民治好了病,热情淳朴的藏民称呼我们这些上海过来的医生为安吉拉(天使)。”余洪猛说,“对于医者而言,追求的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党员,更是要甘于奉献,守护百姓健康。”
活动在一场仪式中掀起一波高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先进个人代表钟鸣、王春灵、李圣青、曾玫来到党课现场,学生党员代表向他们赠送由医学生设计的抗疫主题文创纪念品。载誉归来的抗疫英雄们分享了参加抗疫表彰大会的感受。他们表示,荣誉的获得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整个医院和抗疫集体。
“致敬抗疫英雄,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这次抗疫过程中,很多临床、科研领域的前辈,尤其是党员们起到了表率作用。我还不能像前辈一样奔赴抗疫前线,但深受他们精神的鼓舞和激励。”学生党员代表、201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张宸昊在家隔离期间参与了抗疫主题纪念品的设计,他设计了一款巧妙融合“上海”“湖北”两个地名的徽章,“很荣幸能把我的设计作为礼物送给党员前辈,也是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医路传承 为国育人
使命代代相传,为国为民,在所不辞
2020年2月7日凌晨,中山医院派出136人驰援武汉,手术室护士长倪晓云是其中一员。她是我国胰腺外科专业化事业的开创者与倡导者、肿瘤医院终身教授倪泉兴的女儿。每天晚上十点半,一通来自武汉的“报平安”视频电话是父女俩的约定——这头是不放心女儿的70多岁的“老医生老父亲”,那头是不放心父亲起居的70后护士长女儿。
由肿瘤医院团队展演的情景剧《父女之约》再现了疫情期间倪泉兴教授与女儿倪晓云在视频通话中互报平安的场景。“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我们都在一线奋斗!”两代上医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传承使命,激励着新时代上医学子时刻牢记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职责。
倪泉兴教授和倪晓云护士长也来到党课现场。倪泉兴教授回顾了自己从医之路的点滴瞬间,他还寄语年轻医务工作者,“行医要认认真真、全心全意、一丝不苟;行医要不怕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要有创新精神,走出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倪晓云则表示,父亲身传言教,对病人的关心,对后辈的提携,对专业、对学科发展的坚持不懈,以及作为一名党员展现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幼年开始,在我的心目中,共产党人就是一大批像我的外公,我的母亲那样的人,他们不是为自己、为少数人谋利益,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与共和国同龄的退休教师,来自药学院的方晓玲教授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七十载、三代人精神传承的感人故事。外公方济堃投身革命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母亲方莎受其感召,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致力于新疆的建设事业。方晓玲教授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教学岗位上,方晓玲踏实敬业,培育出了一批发展好、劲头足的优秀学生,桃李满天下。
“我们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而从1923年外公在黑暗中探索中国的强国之路开始,也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方晓玲说,相信有经历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经历过苦难岁月的亿万中国人民的支持,什么困难也阻挠不了中国前进的脚步,一定会实现强国大业、复兴伟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党课临近尾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带领抗疫期间火线入党代表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是信念与决心,亦是责任与担当。院歌响起,全体歌唱。党课在熟悉的歌词与旋律中再次推向高潮,圆满结课。
作者:麻慧琳 张欣驰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王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