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对于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当紧张的学业、密集的时间安排,一步步压缩了孩子们的个人空间时,他们与外界的联结和同龄伙伴间的友谊,总是容易被忽略。
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当然也包括快乐的心情和成长的问题。
避不开的同伴关系,让友情分外珍贵
在网剧《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是个公认的优等生,但他一点也不快乐。在家里,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多赚钱忙于工作,很少陪自己;在学校,他在同学中间被孤立,没人和他做朋友,甚至还会遭受欺凌,优异的成绩并没能消解他内心的孤独。
直到严良带着普普敲开他家的门,这两个小伙伴让他感受到了持续的爱,友情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道亮光。
当然,剧中朱朝阳的状况是个个例,但对儿童来说,友情的确有着不一样的特殊意义。不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师生关系,孩子都是被关心、被管教的一方,而同伴关系却是一种平等关系。他们处在同年龄阶段,有共同的发展任务,会遇到共同的危机和困难,交流和沟通可以带给他们归属感、安全感和力量。
我们所说的“孩子的友情”,大部分都是指的这种同伴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做了如下总结:
1.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方法的社会化
同伴关系可以给儿童提供榜样、期待和强化作用,从而使他们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认知、观点和态度。
研究表明,在学校里,同伴构成的环境对学生有最大、最直接的影响。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经常、更亲切、更认真、更丰富多变。
在和同伴交往中,儿童直接地从同伴那里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获得从成人那儿得不到的一些信息。
通过和同伴的互动,儿童学会了各种交朋友的方式,并且逐渐学会了沟通、自卫和合作等技巧。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应付各种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2.同伴关系是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报因子
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同伴关系不良,则预示着高中阶段和成人以后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
有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不良同伴关系是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根源之一。
3.同伴关系是儿童学会减少社会孤独所必备的社交技能
研究表明,社会隔绝和缺乏社交能力有关,建设性的同伴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
例如,在学前情境中,被确认为社会隔绝的儿童倾向于缺乏领导技能,也不容易得到其他儿童的拥护。
4.同伴关系给儿童提供了学会控制攻击冲动行为的环境
在同伴关系中,儿童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攻击冲动行为。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儿童得到了平等的相互攻击的试验机会和反馈结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在混战中,孩子接触了各种攻击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立了必要的规则,限制攻击行为,调节攻击的结果。
5.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
儿童首先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作出了区别,同伴文化使这种认识进一步扩展,并使之具体化和详细化。
如何利用儿童的相互作用对适当的性别行为进行鼓励,同伴的榜样作用也可以促进适当的性别态度的形成。
6.同伴关系使儿童获得以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即换位思考与同理心)
以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是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它可以有效地获取信息和综合信息,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促进养成对他人的积极态度,从而顺利地适应与他人的关系。
同伴的相互作用,可以培养儿童以他人眼光而不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认识情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7.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理想抱负和学业成绩
儿童的理想抱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伴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学习技能不好时,利用同伴的相互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成绩。
远离友情“PUA”,小心不良同伴关系
我们常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同伴关系对孩子重要,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鼓励孩子去交友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孩子“交到不良朋友”的担心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就在前几天,一段流传在社交网络流行的短视频让人触目惊心:三个女孩在小区楼顶,穿过护栏,站在天台边缘玩极度危险的游戏。
看着令人内心发颤的画面,我们不禁问:难道几个孩子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吗?为什么要在所谓的“友情”面前,对这种危险行为跃跃欲试呢?
这就是我们家长担心的:孩子有可能在一段同伴关系中受到不好的影响。我们常用“PUA”来指代精神控制,而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就堪称友情PUA。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盖理·莱德指出,孩子早在6个月左右开始,就会接受到朋友对他的影响,出现模仿行为,获得对方认同、维系友谊。而随着孩子长大,同伴影响力有时会大于大人的告诫。
艾琳·伦纳德博士在《今日心理学》中指出,孩子如果在交往中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就是陷入了不良的同伴关系,他们实际上有可能在“友谊”的外衣下,被欺负、被霸凌、被排挤和被伤害。
孩子在交往中一味讨好对方;
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孩子常常被嘲笑、轻视、抵制;
孩子的自信心萎靡,沮丧和伤心居多。
一句话:如果孩子新交了朋友,他的状态开始受伤多于欢喜、坏言行多于好言行,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行动,去帮孩子一把了。
如何帮助孩子享受健康的友情?
当然,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交友状况也不一样,大人很难直接从孩子嘴里得到一个真实的回答。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关心孩子的友情呢?
最重要便是要了解孩子友谊的发展阶段。年幼的孩子对于友谊的概念是懵懂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塞尔曼提出儿童友谊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3-6岁。此时,“朋友”就像“暂时的玩伴”。在这个阶段,孩子认为和谁在一起玩谁就是朋友,分开玩了就不是朋友;他会认为他人与自己的想法理所应当是一致的,当发现玩伴持有不同意见时,他会感到生气。
第二阶段:
5-9岁。此时,“朋友”就是“能够帮到自己的人”,孩子还不会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在这阶段,孩子会很在意友谊,只要能有朋友就行,哪怕对方其实并不友好;他还会把友谊当成谈判筹码,比如说“如果你这样做,我就当你的朋友”或者“如果你那样做,我就不当你的朋友了”。
第三阶段:
6-12岁。此时,“朋友”更像“小团体”。孩子开始会在考虑自己想法的基础上去考虑朋友的想法。在这阶段,孩子们喜欢拉帮结伙建立小团体,并且制定“严密”的规定,讨论谁能或不能进入;孩子们会很在意“公平”,如果这次帮助了对方,就期待对方下次也要帮助自己,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第四阶段:
8-15岁。此时,“朋友”更像“连体婴儿”,孩子开始学会真诚地关心对方,能够互相妥协,彼此帮忙,不斤斤计较。在这个阶段,朋友之间会相互倾诉私密,并且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能两人一起,如果其中一人还有别的朋友,另外一人会感觉到背叛(很像从热恋突然变成失恋)。
第五阶段:
12岁以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友谊”,开始重视朋友之间情感上的亲密度,强调理解和支持,不再具有很强的占有欲。在这阶段,如果朋友还有别的朋友,也不会觉得对自己构成威胁,即使长期分开,也能彼此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
平日里,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多和他聊天,交流他与朋友的相处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我们才能进行引导和干预。
如果发现孩子行为突然改变,怀疑是受到了不良影响,不妨跟孩子好好谈谈,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不对,想想新交的朋友是不是值得继续交往。
孩子在父母的监督和纠错下,最终就会牢固树立是非对错意识,成为遵守良好规则的孩子。
当然,如果孩子的“朋友”确实存在比较大的品质或行为问题, 一定要减少和对方的接触,引导孩子打造新的交际圈和活动项目,远离“坏朋友”。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第一阅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