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今年暑假,学生们 “行万里路”的机会少了,读万卷书的时间多了。虽然中小学生人手一份学校发的书单,但有不少学生在网上吐槽“书单上的书太老套”。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上,暑假以来也是青少年读物“霸榜”,但家长们“给孩子挑书难”的感叹并没有减少。
一边是某些书单让学生和家长感叹乏味;另一边是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推荐的《大流感》瞬间火遍全网,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公开场合说爱看《冰与火之歌》,这套书立即就在“三体粉”中流行起来……
如何为孩子搭就吸引人的阅读“台阶”,让孩子爱上读书?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为青少年阅读 “掌舵”并不简单,在孩子们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虚构类文学作品不应成为唯一值得阅读的图书种类。
语文老师推荐的校园书单,品种略显单一
记者在沪上多所学校预初年级今年的暑假“大礼包”中,均看到了阅读书单,这些书单上的书少则三四本、多则二十多本。但是细细盘点书单上的图书,几乎全都是虚构小说类,出现频率最高的有《童年》《小王子》等经典和《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等儿童文学作品。
“当下的校园书单几乎都由语文老师‘掌舵’。”一位知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并非这些书不好,而是语文老师荐书往往种类单一,过于集中在文学作品,较少孩子爱读的科学、文化、百科类图书。”
中小学生正处求知欲最旺盛之时,他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和探索在他们的阅读偏好上有着明显的反映。上海中心图书馆2015-2019年的统计显示,最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系列图书榜单中,不少是科普书。
“对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推荐书的人首先得是视野开阔的、有眼光的阅读者。”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表示,大多数时候,语文老师对文学作品更熟悉,而要给孩子更多丰富的阅读资源,需要荐书人本身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同时又有专业的品味。
静安区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陈小文说:“老师在荐书时必须注意避免学科倾向,否则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阅读‘偏食’。”目前,已开始有学校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静安一师附小就提倡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必须为学生推荐一本书。
成长需要关注现实,中学生更需要非虚构类图书
今年暑假,复旦附中的“新高一”学生有一项特别的“作业”——到书店买一本调查类图书,不限书目,可以是中国农村调查也可以是近代工业或方言调查等等。
看似与学习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阅读却贯穿该校学生的高中三年。“现在老师或家长开出的书单仿佛‘空中阁楼’,缺乏对现实的关注,导致现在孩子的阅读整体失衡。”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表示。
“老师要更多思考,学生为成长、为人生该读什么书。”他表示,曾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告诉他,当年在高中读的书太“厚重”了,比如关注社会独居人群现象的艰涩著作让自己内心非常挣扎,但工作后发现,这些曾经的“痛苦”都成为自己的成长“营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阅读中从虚构的世界转向现实的世界,是未成年人思维发展的“必需品”。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王继堃分析称,学龄前儿童一直到小学阶段,孩子可以多阅读一些童话故事、自然故事、英雄故事等,而到了12-14岁,孩子逐渐形成了抽象思维,他们开始思考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阅读也要逐渐过渡到现实世界。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本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浅显读本都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事实上,无论对哪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阅读与现实的连接都是他们认识世界非常重要的一步。老师和家长作为荐书时 “筛子”,能提供的 “养料”越丰富越好。
与好书“初次见面”,需要更多专业领域的“明星”推荐
随金牌“导游”穿越回北宋的大都市汴京“一日游”,在局部放大的《清明上河图》里,先寻到挂着“久住王员外家”招牌的古代“民宿”落脚,随着画面的移动,又在繁华的街巷间“偶遇”胡商、货郎、眼药郎中……今年的疫情期间,绘本《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的作者周子源,用一场“比游戏解说更有意思”的直播,让围观的大小读者看得目不转睛,更是让这本绘本在家长群中火了起来。
当家长和老师们还在为书单里该推荐什么书苦恼时,孩子们却早已经适应了更多与好书“初次见面”的方式,作家本人的线上直播、VR阅读、听书音频等。粉丝经济时代,社交媒体上的偶像荐书力量不容小觑。去年世界阅读日,偶像团体TFBOYS成员易烊千玺在微博上推荐余华的《活着》作为18岁读物,这条微博被转发780多万次。许多粉丝纷纷下单,其中不少学生读完之后还晒出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这部经典作品也登顶当年虚构类畅销书榜首。
“虽然读书的本质是为了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与崇拜明星而买书、读书似乎相悖,但是偶像明星用自己的号召力,影响更多的人阅好书显然也值得推崇。”黄荣华认为,现在需要更多来自专业领域的“明星”推荐,比如张文宏给大家推荐《大流感》这样的医学科普读物,更不用说霍金曾亲自为青少年写书了。
“社会上所有负责任的、满怀热情的荐书都有其价值,虽然响应面、影响力或许不同,但对青少年成长来说同样重要,这其实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梅子涵说。
作者:储舒婷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