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即将鸣锣开考。考生们,就要上场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对众多青年朋友来说,高考就是人生中的一次际遇:在十八岁的年纪,经历一次启航,成为自己的舵手,以对人生负责的姿态去迎接这场考试——这本来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因为疫情,今年的高考确实有些特殊。不仅考试时间较以往延迟一个月,而且从此前复习迎考的节奏到进场流程,这一届高三生的“经历”和往届都不太一样。
从冬天到夏天,伴随着战“疫”进程,高三生们没有停下拼搏的脚步,顺利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奔涌向前、无惧风雨、逆风展翅,这本来就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想告诉考生们的是,即将目送你们进考场并深深献上祝福的,不仅有你们的父母、至亲、老师、朋友,还有更多在高考考场上历练过的“前浪”。那些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那些已然被标定为“人生赢家”的他们,都是高考战场上的过来人。
每一代人的高考,其实都有自己的故事,印刻着一代人独有的记忆和经历。
高考很重要?过来人告诉你:是的。因为这是一次机会,让你在深造中“晋级”,开启人生的新宝藏。
高考真有那么重要?答案是,未必。因为一考从来不能定终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长长的故事的话,高考只能算其中一个情节而已。
今天,我们邀请50后、60后、70后、80后的代表,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为今年的考生们加油、鼓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考生们,请你努力,请你珍惜,把握好人生的际遇,扬起理想的风帆。岁月,总会留下你们的回答。
-50后高考故事-
参加一次高考,我复习迎考了两趟……
讲述人: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说到底,高考故事其实只是人生大故事当中的一小情节……要理解人生大故事的真谛,故事主人公吃过的苦头、摔过的跟头,往往比他或她收获的成就和赢得的荣誉,更值得品味。”
我是“七七级”大学生。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的两位前任都长我九岁,但我进大学校门都比他们早了半年。我参加高考虽然只有一回,但考场却去了两个;我被高校录取虽然只有一次,但复习迎考却经历了两趟。
第一志愿报国际政治系,外语口试考砸了
记得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崇明跃进农场十八连队工作。从1975年3月工作以后,我虽然已经做过各种农活,并且作为连队党支部思想工作成功典型而宣誓要“扎根广阔天地”了,但心里却总觉得,自己将来是能上大学的。尽管有这种不知源自何处的自信心,但19岁生日过后一个多月,我得知全国高考即将恢复,且“扎根”干部也可以报考,还是觉得喜出望外。
同时,我也非常焦虑。1977年10月21日正式公布恢复高考,当年 12月11日和12日就要举行高考,两个月不到时间内要把中学课程捡起来,真不是那么容易。
由于我曾经作为当时的“市委写作班工人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在现在的淮海路社科院大楼“住读”了四个多月,因此感觉自己比较适合报考文科。复习时,曾经不知疲倦地给我们加课、辅导的中学老师钱承杰给我寄来了一叠油印材料,其中不仅有他教的语文课的内容,而且还汇总了其他科目的知识要点。
连队同事为我提供各种条件,让我能挤出尽可能多时间背书做题。一天晚上,通知停电的时间马上要到了,但我的一道应用题还没有做完,连队党支部书记郑元骅赶紧拿起连部那个现在看来特别酷的手摇电话机,打电话请求推迟一小时拉闸,电站的人居然也就爽快地同意了。
我记得考试是在崇明三星中学进行的,具体细节大都忘记了,只记得那两天天气很好,上午和下午两场考试之间,我和一起去考试的连队同事们,都倚靠在大草垛上,晒着暖暖的冬日。
我当时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国际政治系,要加试外语口试,所以我还去了设在崇明中学的英语口试考场。在候场时羡慕地听了一会儿其他考生们熟练的英语对话以后,自信心严重受挫的我被叫进了口试考场。
记得我听懂的问题中有一句是“Are you a league member?”(“你是团员吗?”),我那时已经入党,所以我不能回答“yes”,只能说“no”,但我又不知道怎么去解释:我之所以不是团员,是因为我已经入党了;但我不仅曾经是团员,而且是中学里比较早入团的……一边这么想,一边看着考试老师们,从他们眼神中我读出的意思是:这人不仅口语那么差,而且连团员也不是啊!
准备弃文从理之际,扩招通知来了
从口试考场出来,我觉得复旦国政系肯定进不去了,但我报考的其他专业应该还有可能。谁知道,录取工作开始后,只听说某某连队的某某人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我们连队的某某人拿到了中专录取通知(那年高考志愿填表时我们不仅可以选高校专业,还可以选中专学校),但就是没有我的消息。
有同事替我可惜,也有的怪我不该不填中专,“进了中专同样可以离开农场、回到市区啊!”我说我还是要上大学,但或许不考文科了。
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复习迎考,准备考理科。中学时我曾经做过数学课代表;有一位数学老师甚至说本想收藏我某学期作业本的,若不是最后一页出现了叉叉的话。我一面用这样的“经历”给自己打气,一面请钱老师找来更多资料,包括《数理化自学丛书》。
连队食堂边有一个小工具间,只有一个小窗,我在里面放了桌凳,有空就躲在里面。连队的食堂班是我分管的,食堂主任很贴心地对我说:“你白天也在里面安心复习吧,我在外面挂了把锁,别人不知道你在里面的。”
这第二次复习迎考的效果怎么样,最后并没有机会得到验证。因为,在正常录取的七七级大学生都已经走进校园以后,我作为扩大招生的对象拿到了师大(当时还叫上海师大,两年后恢复华东师大校名)政教系的录取通知。
高考故事,只是人生大故事中的一个小情节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我很欣喜,但拿到的是政教系的录取通知,我却很沮丧。我的朋友邵华强在同一天拿到了上师大中文专科录取通知,我想跟他用本科换专科,但招生部门说不行。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录取政教系,其实是很值得庆幸的。
第一,我虽然高考总分不低,且曾作为当时“工人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在电视台和电台“讲过哲学”,但我的政治科目成绩却不知怎么地只比单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一分,在全班倒数第二。以这样低的政治课成绩开始的政教系学习,却为我此后40年职业生涯奠定了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这是值得庆幸的。
第二,政教系有冯契、陈彪如这样的名教授,尤其是冯契先生创造的“广义认识论”或“智慧说”体系,被公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最具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我有机会跟同学们一起对之亲身见证并从中深受教益,这是值得庆幸的。
第三,这一点其实是我前几年才意识到的,政教系的课程设置框架与牛津、剑桥和伦敦经济学院的最热门专业PPE(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非常相似。最近几年,包括北大、人大等国内名校之所以也纷纷设立类似专业,就是看到了这种专业设置所体现的问题意识和跨学科进路——这对于当下的人才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写到这里,本该说说在我的同班同学当中,在这个大学长与小学弟年龄可相差十四岁的“扩招生”群体当中,后来出了多少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但文章篇幅已经不允许我做这样的“显摆”了。
但我觉得,与这个群体成员的工作成就相比,他们的既不满现状又乐观向上、既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或许更值得传达。
说到底,“高考故事”其实只是人生大故事当中的一小情节;决定人生这个大故事是否精彩的,不会也不必是其中每一个情节都五彩缤纷。要理解人生大故事的真谛,故事主人公吃过的苦头、摔过的跟头,往往比他或她收获的成就和赢得的荣誉,更值得品味。
(组稿编辑 樊丽萍)
-60后高考故事-
“我是长子,为了读医,考了两回”
讲述人:陈尔真(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瑞金医院副院长)
“不管成功与失败,永远不要丧失两点——信心与决心。这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今后所有人生的赛道。”
一转眼,又是很多学子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了——要高考了。
要说我的高考故事,那是30多年前了。而且,为了读医,我还考了两回。
“我一定要读大学,我想再拼搏一次。”
我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当时我们的高考是先出成绩,再填志愿、选择专业。在我即将高考之际,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就提了一点:希望我报考医科大学。我当时理科比较好,对医学还没有什么概念,家里也没有医生。
但父亲坚持认为,治病救人的职业是很神圣的。我是家里的长子,我要听爸爸的话,当时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
就这样,懵懂的我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上世纪80年代初,高校招生名额还是很有限的,一个家庭走出一个大学生是一件大事,在一些村庄是值得张灯结彩热闹好几天的事,考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1982年,我参加高考。也是这年,我高考失利,自己最为得意的数学发挥失利,当时的总分只能进入中专就读。
“我一定要读大学,我想再拼搏一次。”少年时代的倔强,此时发挥了作用。我做出一个决定:放弃上中专,复读一年,第二年再考。
一年的时光里,说没有压力是假的,但我憋着一股劲,我知道自己可以。
我拼命地学习,不断调整好心态。就这样,越过寒冬、盛夏,我再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次,我的心态放松了,发挥得很好,考出了530多分的成绩。
当时,这个分数已超过很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100多分,身边的同学拿着520多分的成绩去了清华、北大。
我有没有犹豫?拿着这份成绩,老实说,并没有太多的动摇。一年的坚持,一年的寒窗,我可以给父亲一个交代了——读医,当一名好医生。
从武汉回上海后工作生活回归常态,唯独有一点没调整过来
作为浙江的孩子,理所当然,我在一众医科院校里选择了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捧读着名医大家的精彩故事,看着一个个医学上的奇妙发现,我给自己立下目标:努力学习,将来能真正成为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医学生的生涯转眼就过去了。
1988年我毕业后,先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也是在这里,我强烈地感受到,医学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1992年,我考到上海,在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攻读外科危重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瑞金医院外科ICU、从事危重症急救工作;1997年,我调入急诊科并负责急诊ICU,2003年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
在一路见证中国重症学科发展的同时,我也从一次次重大事件的救援中,深刻理解了这份职业的价值。不论是抗击“非典”,参与汶川抗震救援,还是这次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病毒,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份天职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不断去练就更多的本领、技术,在关键时刻,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等着我们去救命。
记得这次刚被派到武汉时,我整夜整夜睡不着。一来是当队长的压力,我要对一起来的100多名医护人员有交代,要把大家安全地带回去。
当时,防护服只够几天,如何分配更合理、班头如何安排,都得考虑;另一个牵挂就是患者,我们素昧平生,但都是同袍,看着一条条生命在面前逝去,我们医生的内心是接受不了的,所以总想着,“我还能做什么,再做些什么”。
如今,即便回到上海已四个月了,我的工作生活回归常态,却唯独有一点没调整过来:每天晚上不管多晚睡,清晨5点零5分我总会醒来,基本一天睡不过4小时——这是武汉给我的“后遗症”。
因为在武汉,要牵挂的事情太多,我不能睡太多,于是就形成了这个生物钟。
令我特别感动的是,在武汉,我心里记挂着、着急着很多事,而有一群人也着急、牵挂着我,那就是我曾经的病人。其中有一名患者,当时因心梗送到我们医院时,心脏停跳了一个小时。我们保持心外按压等急救举措,很多人说,我们是“硬生生地把一条命给按回来了”。抢救他时,我心里就一个念头——我就是不想放你走。后来,我上电视节目说起这个病例,结果当年的这名患者在电视机前认出了我,有天清晨很早就来医院“逮”我。我被他吓了一跳,后来才从保安处得知,他已经来了好多次了,听保安说我“每天来得早、走得迟”,于是就按照这个“作息”来候着我。
大家或许会好奇,他找我干吗呢?其实,他就是来看看我,看看我好不好。有时候,患者就是怀揣着这么朴素的愿望,时隔十多年,跑来看看医生好不好,也不多说什么话,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不管成功与失败,永远不要丧失信心与决心
如果从踏入医学院算起,我从医已经37年了,这么多年与生死打交道,患者永远给我最多感动。
也有人好奇地问我,女儿有没有学医?这算是我的一点小遗憾,女儿已经从上海交大毕业,并且工作了,没有学医。
我希望女儿学医,但当我问到她的意见时,她说,“不想学了,爸爸太忙了,早出晚归,感觉永远在医院里。”
就这样吧,我尊重女儿的选择。
也因此,我特别想对希望报考医学院的孩子们说:第一,一旦你选择了医学,你就选择了神圣的奉献。第二,学医很辛苦,但学医也会给你带来常人难以体会的快乐。
医学是科学,更是有温度的人文科学,在学医的过程中,尽管会很艰苦,但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生命和疾病的奥秘,同样有着不一样的快乐,尤其是通过学习,能解决患者病痛,那是一件无可比喻的快乐事。
最后的最后,我想对所有高三考生说:不管成功与失败,永远不要丧失两点——信心与决心。这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今后所有人生的赛道。加油!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整理)
-70后高考故事-
在人生的“球门”前,要敢于抓住“进球”的机会
讲述人:裴凌(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电院教学发展与学生创新中心主任)
“以我自身的经历,给各位考生一个佐证:人的精力其实没那么脆弱,就算考前一晚上没睡,也不会对考试造成很大影响,放平心态,考试时全力以赴即可。”
我是1996年参加高考的。
我自幼生活在江西省上饶市德兴铜矿矿区,现在想起来,高考前的所有记忆,都与这一方相对闭塞的小小天地有关。若当年有人告诉我:你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带领着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一同实现创新梦想,我肯定觉得这是一个笑话。
但路在脚下,一步步走着,竟真就实现了当年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从德兴矿区的小城少年,一步步走到今天,我这二十多年的经验汇总成一句话:心有目标、脚踏实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当时的矿区,“往外走”几乎是每一个年轻人扎根心中的一股子信念。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往外走”,才能开阔眼界,看到更大的世界。我也想借由自己的故事告诉马上就要走进考场的考生们:每个人的起点虽高低不同,但加倍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逆袭。不要被高考吓住,不妨将其看作一个机会,让你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找寻并遇见更好的自己。
兴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矿山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不多,一所像样点的幼儿园、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所谓的“重点”完全中学就是“顶配”了。几万人的山区里,周遭的同学都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儿。
我自觉不算天资聪颖,成绩也不拔尖,但还是顺利考进了重点中学快班,但在50多个同学排在后10名。刚读高中时,我对学习还没什么感觉,没因为成绩靠后“头悬梁,锥刺股”,而是与一群志趣相投的兄弟们组建了一支足球队。
当时,我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足球。球队中,我踢前锋不算最优秀,但在球门前的嗅觉十分灵敏。我总能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进球,有人称我是“机会主义者”。但不管怎么说,关键比赛,进球的身影中少不了我。
对于足球的热爱,我是发自内心的。球队搞得风生水起,学业却举足不前。到了高二,我依旧在班级“吊车尾”。老师找我谈话时直言不讳:“你这个成绩,以后考个专科就很好了。”
一句话,醍醐灌顶。想到我的家庭条件不算好,兄弟姊妹四人,我是老小。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姐姐们早早参加工作赚钱,将珍贵的念书机会留给了我。所以,高二下半学期,我开始收心,踢球踢得少了,更多时候开始想着“往外走”。
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挤进班级前20名。因为老师说,班级前20名基本能考上大学。
到高三上学期时,我的成绩就“稳”了,每次考试总能前进几名。记得高考前,我就稳定在班级20名上下,也算达成了初步目标。老师们看到我的蜕变,同样非常欣慰。
考前一晚没睡,考场上拼的是心态
我们那年的高考考点设在德兴市里,离矿山有一定距离。按照惯例,7月7日的高考,我们需提前半天入驻市内宾馆。
到了新环境,莫名兴奋起来,我热爱足球的“基因”又开始作祟——没按耐住性子,到了宾馆驻地,就和同伴找了个场地踢球。
“厄运”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我跑动时一个不注意,摔倒在地,大腿擦伤、皮开肉绽。随队校医赶来用红汞(红药水)处理了我的伤口,至今我还记得她的话:“你这孩子太淘气了,明天就考试了,你这可咋整?”当时的我已无暇顾及高考,心里只想着,“千万别让我父母和老师知道,会被骂死。”他们后来还是知道了,不过这已是后话。
当天晚上因为腿疼,我一晚上几乎没怎么睡觉。而我们这个四人间,与我同住的同学也没少折腾:因为两个同学一个怕冷、一个怕热。当晚,两人交替着起身开关窗机空调,好不热闹。
就这样,一晚上,一间房,四个人都没睡上好觉。直到现在,我们四人聚会都会说起这件趣事,遥想十七八岁的自己,甚是怀念那稚嫩的青葱岁月。
虽然一晚未睡,不是很精神,但应对高考还是绰绰有余。以我自身的经历,也想给各位考生一个佐证:人的精力其实没那么脆弱,就算考前一晚上没睡,也不会对考试造成很大影响,放平心态,考试时全力以赴即可。
我们当时的考试共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总分750分。开始考试后我就全神贯注答题,几乎忘记了腿伤的疼痛。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虽然发挥算不上超常,但考上个大学应该不成问题。
设立阶段目标,每一步都自有价值
填志愿,我家里人是不懂的,毕竟此前家里从未出过大学生。估分时,我觉得自己离重点大学还有一点差距,但一般大学没问题。
在第一志愿那栏,我填了江西农业大学。现在也许没什么人会将江西农业大学与名牌大学联系起来,但在九十年代,它还是全国重点大学。
最终,我被提前录取,如愿以偿。
事实上,以当时的年纪,我对于未来的规划颇为简单:走出矿山、找份好工作、减轻家人负担,就已足够。但凭着后来一步步的努力,我也成了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其实,我的做法很简单,每到一个新阶段、设立一个小目标、努力完成这个小目标,遇到困难与挫折,我总是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鼓励自己。
正如之前分享踢球时的经验,在人生的“球门”前,也要善于抓住一些机会。我在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成功保研,后来又顺利考入东南大学读博,之后进入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工作,如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我想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自己有信心:大家身处一个好时代,未来的道路千万条,只要先跨出的这一步是前进的,就足够了。
考生也不必将父母与老师的期望过于放大,做好自己、做好选择,更重要的是,走好自己选择的道路。
祝你们成功!
(本报记者 李晨琰整理)
-80后高考故事-
结果靠自己争取,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讲述人:李睿(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同济大学副教授)
“保持乐观,在即将到来的高考面前,一切问题都可以克服。”
我出生在湖北宜昌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够考上好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广阔的未来。记得大学开学第一天,父母从家乡送我去同济大学,并在学校寝室住宿一晚。后来,父母激动地告诉我,那是他们第一次“上大学”,勉励我好好学习,珍惜机会。
对我来说,高考的确是一段特殊的经历: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成就了人生的新起点。直到今天,我的书架上还放着一本从老家带来的《1998年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
从高三一模考全班倒数第六到高考全班第八名,从宜昌城郊考到上海,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高校辅导员,再到被评选为“最美高校辅导员”……走过这一路,我愈发明白:天赋是可遇不可求的,结果是靠自己争取的。
“要不然给你买只羊,你去放羊吧”
在父母眼中,我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中考后我就进入了夷陵中学,这是一所湖北省重点高中。我入学时成绩不错,再加上后来竞选了班长、学生会副主席,自满情绪一来,成天忙忙活活的,成绩逐渐开始滑坡。
高三的一模考给我敲响了警钟:全班64名同学,我排在第59名,从第六名入学跌到倒数第六。当天晚上,父亲找我谈心,没有想象中的“狂风暴雨”,他平静地告诉我:“老师说估计你‘三本’也考不上,要不然给你买只羊,你去放羊吧。”
听到这席话,虽然我嘴上开玩笑说要放羊一只不够,最起码需要两只,但内心早已翻江倒海。那晚,父亲提出要为我请个家教,再拼一把。想到原本家里经济就不宽裕,父母为了我读书已经倾尽所有,所以我拒绝了父亲的建议。那晚,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靠自己把成绩提上去。
什么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后来我才真正体悟到。当时,我们一个宿舍住8个同学,我睡下铺,宿舍规定11点就要熄灯。为了把成绩追上来,我每天夜里缩在被窝、打开手电筒温习功课,一天基本只睡4个半小时。晚上睡眠少,白天有时会瞌睡。同学“接济”了我一瓶速溶咖啡粉,每当我感觉有点昏昏欲睡,就往嘴里倒一把咖啡粉嚼一嚼。一旦身边的同学发现我精神不佳,就会踢我一脚,让我“提神醒脑”。
为了让我有一个好的复习环境,后来,班主任吴老师还把他的宿舍让给了我。老师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每天需要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往返家校,午休时只能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一次中午我去找他请教问题,发现他正趴在桌上午休,等他一抬头、看到额头上多了一块红印的班主任,心下一阵酸楚。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前的最后四个月里,每次模拟考我的排名都保持前进10余名的步伐。
在即将到来的高考面前,一切问题都可以克服
虽然高中阶段我的成绩经历过大起大落,但成绩的下降并没有击垮我的自信。现在回忆起来,一是因为自己的乐观,二来可能与我们当年高考的特殊环境有关。
想必现在很多人仍然对1998年抗洪记忆犹新。 我高考那年,湖北遭遇了特大洪水。我对这一年的记忆,除了高考,还有郊区堵塞洪水的沙袋,城市内涝时漫过小腿的水,以及新闻里抗洪斗争的艰苦卓绝。
虽然我的家庭受灾影响不大,但身边不乏受灾严重者,他们的家庭以务农为生,结果作为唯一经济来源的农作物在泄洪中毁于一旦。但同学们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仍然专心复习,全班也不会刻意提及这场洪灾。洪水期间,班级同学间互相帮助,遇到积水,该背的背,该垫石头的垫石头,大家手拉手趟过去,很不容易,但也很有爱。
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保持乐观,在即将到来的高考面前,一切问题都可以克服。
我高考当天,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两次将准考证落在了考场。发现自己丢了准考证,我也没有过于慌张,而是赶紧联系老师。多亏了老师们将准考证拾回交给我,我才能顺利通过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同济大学录取。
回想起求学路上恩师们对我的爱和帮助,我大学毕业后便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辅导员,将恩师们给我的爱传承下去。
我曾经带班教过一位学生,入学时她成绩中下,以不挂科为目标,后来硕博连读,成为了一名“学霸”。记得分享自己的逆袭经历时,她曾这样说:“没有天赋,那就更勤奋一点,没有机遇,那就再坚持一下,没有传奇的过往,就让未来充满正能量。”
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今年的考生: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在任何环境中都请坚定理想,乐观进取,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本报见习记者 吴金娇整理)
祝所有的考生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编辑:李晨琰
图片: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