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母亲——宋倩(电视剧截图)
撕碎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让她早日工作赚钱养家;为孩子的升学之路安排好一切,但是只要孩子言行不合心意就声泪俱下“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名词。近来不少影视剧中,妈妈的“人设”一反常态,却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她们为孩子操碎了心,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亲子关系和原生家庭再次成为热词。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时至今日,不少心理学研究称,每个人到达终点的途径是多样的。在成长过程中积蓄足够的力量,走出“原生家庭”,与家人、与自己和解,才能收获真正的成长。
控制型父母的孩子也许优秀,却很难真正快乐并且爱父母
在何放(化名)心中,电视剧《小欢喜》中陶红饰演的教师妈妈宋倩就是她母亲的真实写照。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她大学考哪所学校、选哪个专业,去哪个城市工作,“妈妈为我安排好了一切。但是,也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你什么都做不好。”
直到工作后,何放才发现,她和母亲相处的方式“不正常”。
“你能不能出来,在房间里闷着干嘛,出来活动!”“出来跟我一起跳舞,快点!”“你弹钢琴一首全弹完了再弹别的,就没听到你弹一首完整流利的!”……每次长假在家,不管何放在干什么,母亲总能及时地出现并指导,即便吃饭,她的母亲也会时刻留意她吃了多少,哪些菜“应该再多吃一点,才有足够的营养”。何放说:“妈妈用无时无刻不在的‘善意指导’让我意识到,我是个废物,连吃饭都不会。”
▲宋倩的经典台词截图
“我就像被丢进一个真空缺氧的密闭空间里,难以喘息。”一个人时,她常常回味起妈妈带给她的复杂感受。
其实,上大学以后,何放就常常感觉自己莫名的孤单,不知如何与别人维持亲密的友谊。她自己都说自己表面上大大咧咧,内心却有许多阴暗的“角落”:“我不敢和异性交朋友,觉得暗恋是一场灾难、我常常悲观、紧张,总怀疑别人对我有意见、别人一个短暂的沉默或者一般的语气都会让我默默把她加入黑名单。”
何放的妈妈是典型的“直升机妈妈”,现实生活中的她关心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实则却无法忍受对孩子生活的失控。一位心理学家说,“直升机妈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造成孩子退缩或暴力的个性。压榨式的情感索取和过度控制会使孩子的负性情绪无处发泄,有些时候,这些积攒的情绪孩子会发泄到自己身上,产生内隐行为问题:社交退缩、上瘾行为或是羞愧、焦虑;或者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引发外显行为问题,借由暴力或犯罪行为,在社会上施展,比如攻击别的同学。调查就显示,很多校园欺凌者背后都有一个高压控制的家庭。
新加坡一项五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从小受控制过度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虑、抑郁的风险。此外,父母以爱的名义一味反对孩子自治,带来的后果是,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遵从父母的要求,等到长大成人后,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却失去了决断力。所谓的个性和自我发展,更是无从提及。
跨文化研究显示:在中国,控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其在校的学习表现好于平均水平,也好于西方文化下的孩子。虽然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专制的教养方式在中国看起来很管用。但强迫永远做不到:让人真正地成长,真正快乐地生活,真正认同并爱父母。
▲宋倩的经典台词截图
“困境中的孩子如何走出一条值得复制的突围之路”
虽然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但现实生活中,不幸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幸福并非有着绝对的决定作用。有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完成自我疗愈。尤其是很多女性,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重新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俞兰(化名)就在跟随儿子不断成长中完成了蜕变。俞兰从小成长在妈妈的打压式教育中,“妈妈眼中的我,没有优点,不如她的侄女、不如她的外甥女、不如邻居的孩子。有时我想,妈妈批评我时,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虚幻的快乐。”
▲女儿英子和母亲的对话截图
当她有了孩子后,她惊讶地发现,妈妈的脾气和性格成了她的一部分。有一天,她随口对打碎了杯子的儿子一通训斥后说:“你看你,啥也干不好!”儿子低着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小心。” 看着儿子小小软软的身体畏缩地站着,小小的脑袋垂得很低,她愣住了。去年初,俞兰全家聚餐,母亲坐下就开始挑剔聚餐的安排,这一次俞兰当着全家的面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俞兰说,这是她成年后和母亲第一次大吵。后来的几天,母亲对她都显得小心翼翼。这时,她觉得自己似乎释然了,曾经的抱怨都不重要了。
她说:“看到儿子被我骂得畏缩低头时,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而当我和妈妈大吵时,我心中那个曾经的不断被打击的小孩,似乎也已经发泄出了对妈妈的不满。后来我想,我常常苛刻地要求儿子,可能也是在发泄我对那个很像妈妈的自己的不满。”
▲女儿英子和母亲在剧中情绪崩溃地对峙的截图
她安慰自己,也许是生活的艰难使曾经的母亲没有时间和精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许是母亲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自己和解。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永远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困于不幸的原生家庭或者身处不完美亲子关系中的孩子,如何走出一条突围之路更让人关注。
当下的社会,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场景和价值选择,那些从不幸原生家长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蜕变。
作者:本报记者 张鹏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