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一个新的“窗口期”就在眼前。往年“金三银四”的春招旺季因为疫情的关系有所延后,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在一批政策利好的直接推动下,毕业生将迎来一波新的就业机会。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总计874万,比去年增加40万人。
虽然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小,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岗位需求已经陆续传导到招聘市场。此外,新经济、新产业、新消费的逆势上扬,也催生了一批和年轻人兴趣匹配度更高的“神仙”新职业。能果断抓住这些机会的大学生,就能成功“突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线上新经济、线下新职业,职业选择更多元
此次疫情期间,线上新经济的逆势爆发,为毕业生实现多元化就业拓宽了不少新思路。
从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到线上买菜,按照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的观察,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复产,经济进入复苏期,线上购买、配送到家、OMO(线上+线下)、新零售等人才需求加速。建议学生在就业时,不妨重点关注“三新”领域。
有大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在线教育行业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同比增长高达88.22%。好未来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位晨告诉记者,未来三年,好未来仅技术岗位人才需求就超过万人。今年春招,公司对辅导老师的需求量会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
另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张戈透露,今年,新东方将通过200余场国内外高校招聘和宣讲会全球招聘3000名员工。
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就业,葛卫华给学生的建议是,要主动“触网”,不断学习和尝试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创新成长。
日前,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也公布了10个新职业,如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社区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等,让人耳目一新。有人形象地说,“李佳琦们”将转正。这些新职业,不少都是让“后浪”可以大干一场的新兴领域。
高校积极拓展“朋友圈”,为毕业生谋求更多新岗位
为应届生就业按下“快捷键”,眼下,沪上高校也纷纷出招,积极拓展新的“朋友圈”,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北京一家知名律所的上海分所,一下子签了17位毕业生。”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戎说,法律类行业仍是今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与学校办学特色定位相符。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学校今年对就业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目前,与该校2020届毕业生完成签约手续以及准备签约的用人单位共有80多家,其中近半数和学校保持着长期合作。
依托学校周边企业集聚的优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主动出击。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对二工大毕业生的招聘量不减。紧邻该校的唐镇金融数据中心等知名企业也纷纷新增应届生招聘岗位。
在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辅导员郭红保用一本“简历花名册”开拓了促进就业新思路。这本小册子涵盖了学院所有求职学生的简历,并经过一对一地修改后,直接推送给有招聘意向的校友企业。目前,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花名册”选择了20余位同学进入面试,目前大多已进入洽谈、实习和签约阶段。
春季校招旺季推迟,求职“冲刺”现在开始
从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今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公务员考试录用以及公开选调面试、事业单位招聘等,均较往年同期有所推迟。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提醒毕业生注意,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就业的整体进度要较往年延后。简言之,招聘旺季在推迟,大学生择业时间将比以往更长。
一些高校就业办负责人直言,尽管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但毕业生们切莫慌张。首先,要调整求职心态,接受就业周期有所延长的事实;其次,要有危中寻机的意识,利用好眼下这段时间,拓宽求职思路、实现多元就业。
从5月初到8月中旬,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单位,将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推出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充实基层专项计划行动,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行动,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行动,推进企业稳岗扩就业行动等十大具体举措。
另据了解,今年上海最大规模的应届生网络招聘会正式启动后,各类热门行业企业“扎堆”出现,目前已有4300多家企业发布6.3万余个就业岗位。通过网络招聘会,学生仅需登入招聘会页面并完善个人简历,便可一键投递心仪企业,居家完成在线面试,足不出户收获心仪企业的录用通知。不仅如此,在本次网络招聘会结束后,招聘平台将实现全年365天24小时持续开放,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招聘服务。
作者:储舒婷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