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这竟是用一支不超过10元的钢笔,画出来的吗?
画的作者叫刘凯,笔名诸葛清嘉,7年前开始用钢笔(或圆珠笔),画中国建筑。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筑就了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
但曾几何时,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曾几何时,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师,创造了多少惊艳世人的宫殿、坛庙、寺观、园林、民宅……
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而有这么一个90后山西小伙,就被中国古建筑的美,深深震撼,用一支笔,告诉你中国建筑有多美!
一张纸,一支笔, 在他手下一转,就诞生了无数的艺术品。
他笔下的中国建筑,没有色彩,
却完美呈现了中国古建的古朴与厚重。
他画的雕塑,没有声音,
但却把雕塑画“活”了。
看着他的画,
你会感到一股历史的沧桑感铺面而来。
而他的画里也充满了故事,
仿佛旧时光,在纸间流动,
给人一种宁静的力量。
对画古建筑,他有自己的见解:
“画古建筑, 我不喜欢将古建筑画得像是一个景点, 那样就脱离了建筑本身, 我的画中都是把古建筑单纯地展现出来, 通过背景与细节的刻画来营造氛围。”
由于画得太传神,经常有网友,误以为他是个五十岁的文化人,要么就是专业美术院校的高材生。
但其实,今年27岁的诸葛清嘉,是山西浮山县诸葛村的一名农家子弟。
他并非科班出身,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绘画训练,但画画是他毕生的热爱。
他说:“我应该算是野路子出身。”
诸葛清嘉从小就喜欢绘画,小学时曾连续3年蝉联学校的美术比赛一等奖,但却没有机会系统学习绘画,只在画室学过一个月。
高中毕业后,他像很多农村青年一样,选择去大城市打工,做过酒吧前台,也在厂里干过铆工……但兜兜转转后,他还是决定重新拿起画笔。
他说,“画画绝不是非我不可,但我一定是非画不可。”
2012年辞职回到农村后,他拿起画笔,从此“鬻画为生”。
一开始的时候,画画并没有比打工更挣钱,但他乐在其中。
而一开始用圆珠笔画画,也是出于巧合,因为上学时手边只有圆珠笔,所以就随手拿来画画了。
大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5年的时候,诸葛清嘉的一组圆珠笔画,被人民日报等媒体争相转发,几乎是瞬间成名。
一夜爆红后,各种赞美的声音,接踵而至。
但当时才23岁的诸葛清嘉,并没有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他没有急着变现,也没有故步自封,依旧日复一日,在乡下画着他的画。
他不喜欢被称为“网红”,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
“其实我不很认同成名这件事, 路漫漫依然修远, 奢谈成名有些太早。所以,只要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时间, 我就知足了,成名那是命运额外的馈赠。”
甚至回看当年爆红的那组画,他觉得很“平庸”。
他因圆珠笔画而走红,但他并没有局限于画圆珠笔画,而是不断突破自己。
他用钢笔画人物;
尝试用水彩画东方古器具 ;
尝试用纯粹的水墨作画;
但画得最多的,还是关于建筑和雕塑的钢笔画。
在14年到19年间, 诸葛清嘉创作了大概50多幅钢笔画作,大部分集中在古建筑和雕塑上。
而题材多来自于山西的建筑。他说,
“山西古建遗存很多, 耳濡目染之下,就生出浓厚的兴趣, 后来看了一些古籍,就更为入谜, 古建筑是千百年来东方美学的再现, 它们的历史感太强了。”
未来,他计划把山西那些星散在民间的寺庙道观都看一遍。
而从构思、采风、到画画,他完成一幅画,往往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
他可以花一下午的时候,去观察一个建筑, 去观察太阳落在建筑上光线的轨迹。
他画线稿,一画就是8天。
他花了120个小时,分20多天才完成《清清谐趣》。
他甚至花3个小时,翻字典,画草图,只为写4个字:
“餐血含珠”
他的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专属名字,每个名字,起得都很用心,或查阅大量书籍所得,或苦思冥想而来。
不过,诸葛清嘉在画画上是个细节控,追求极致;但在生活中,去是个随性的“道系青年”。
不画画的时候,他会看古籍,练字、淘旧书,骑车到田边摘桑葚吃,雪后去村子里闲走……
他总能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和美。
成名后,有人劝他开网店卖画,但被婉拒了。他卖画却全靠缘分。
也有网友问他,
“每天画画不无聊吗?怎么解决生存问题?”
他说,
“无聊当然不会,这是趣味所在。偶尔卖画已足够。”
就像他给作品《冥冥之中》配的文字:
“希望我们不要完全遗忘了
少年时的纯真与自由。”
守得住初心,才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才能潜心专研。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躁动不安,一切都在追求速成的年代,他就如同一股清流,安静地打磨着他的画作。
也羡慕他,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最容易迷茫的年纪里,就找到了自己毕生追求的热爱,坚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骑驴、新浪微博、中国日报|图片来源:除注明外均来自诸葛清嘉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