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第一天。距今,武汉封城已来到第60天,全国多地确诊病例已清零,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过去这近两个月,我们看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生死离别。
时至今日,依旧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给我们按下了暂停键。但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比起名校、高分,我们更应该让孩子拥有什么能力?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才算不负每天?
让我们来听听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向世清教授怎么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其我们似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凶猛,让我们始料未及,且感受着巨大的心灵上的冲击。
新冠肺炎彻底搅了21世纪20年代的开局,相信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疫情会发展到如今模样。
我们没想到SARS场景能在武汉重演。
我们也没想到中国能以举国动员的方式,迅速把疫情控制住。
我们更没想到,疫情能够以这样的烈度在全球蔓延,西方国家会一个接一个中招,陷落。
疫情,带来了不适,但也慢慢地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反思、感悟和机遇。
在这段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相信不少家长都能感受到孩子在疫情面前的彷徨、无助,甚至是恐惧。
我们想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帮他们释怀困惑、走出心理阴影,但我们却又无从下手,不知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是那么清楚。
特别是网络发达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前所未有的畅通,很多信息真真假假,真伪难辨。在面对孩子的疑问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和回答。于是,很多家庭都开始了不断加深焦虑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要来谈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要趁此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真正感受到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
当然,我们还要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即怎么利用家里的资源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人,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人们说,这场疫情是块照妖镜,照出了魑魅魍魉,也照出了世间百态。
在此期间,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预防新冠肺炎的药物、偏方层出不穷,各种迷幻行为更是全球上演,闹剧迭出:线上拜佛、疯抢花岗岩杀毒。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囤积卫生纸、要自由不要口罩、捕杀流浪猫狗或残忍“处理”家养宠物……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这些行为之所以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慌。但归根结底,是人们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是科学素养不足的表现。
而这,也正是我们在疫情下应该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
独立思考,决定了孩子未来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也是他的智商高低的体现。
在当今,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资讯的泛滥,导致个人很容易被蒙蔽双眼,失去基本的判断力。倘若不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的定力,便会迷失自我,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第一件事便是:父母、老师、专家、权威媒体、书籍……任何人,任何经典都不代表绝对正确,他们只能帮助我们思考。
所以,在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时,要拥有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审慎、理性的看待事情,使自己不被卷入谣言的闹剧之中。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让孩子满腹诗书,不如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学识更为重要。
“科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
这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孩子,拥有什么能力最重要?
那就是能够以一种正确的认识,和从容应对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心态和方式。
这里说的并不是一种高深的东西,更多的则是一种常识性层次的能力。而在这些基本能力中,有一种正确应对事情和世界的能力,那就是基本科学素养。
它首先负责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认识事情和世界的方式方法,即便没有读很多的书的孩子也是能够拥有的。
所以,不要以为读书多才可以建立基本科学素养。因为基本科学素养不一定需要非常多的高级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它主要是一种能够更为正确地认识事情和世界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在平常的生活小事中也一样蕴含着和起着显著的作用。
这里,“能够更为正确地”的意思是,不仅会做,还会想象怎么做会更合理和更科学,以及结果会更优化。
事实上,这种通过思考比对筛选出更好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最为原始的科学性的意义,也是科学本身最为基础的本质。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所以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出于让孩子能够成长的根本目标,那就需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去帮助孩子建立遇事“能够更为正确地”处理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这样才叫真正的成长。
所以,我们说基本科学素养才是孩子应对世界的根本,且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科学教育”刻不容缓
科学教育,不单单是指有关科技知识的教育。
正确的科学教育概念可从下图中看出完整的内容和内涵。
科学教育的完整内容与内涵框架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最高层次的第三层次,也就是科学价值观;以下依次是第二层次,科学精神;以及第一层次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
这种一、二、三层次的划分虽不是最严谨的,但也足够说明,在科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可能有些家长会问到:我们怎样才能在家中开展合适的科学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基本科学素养呢?
首先,需要说明是,在小孩子科学教育的角度,自建构基本科学素养时,应该采用所谓的“倒序法”,即首先试图建立高层次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然后才是思维和方法,然后最不着急的是学习科学技能和知识,尤其是专业的科技技能和知识。
越小的孩子越应该这样,这样基本科学素养对于小孩子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孩子越小开始培养对长大越好。
这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孩子实际上是多么的缺乏科学方法和思维,以及多么的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以这次疫情为契机,现身说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给孩子补上这堂缺失的科学教育课,让孩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初步建立起基本科学素养。
根据科学教育和基本科学素养的建立要求,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资源,从每一件生活的小事或大事入手,比如如何更好地洗干净碗筷?如何更好地使用电器?如何更好地做好一样东西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和载体在家中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带领孩子展开一些科学教育的过程,尽可能的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
此外,家长们完全可以基于疫情这件事,多带孩子展开相关的科技学习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判断性小实验,特别是与孩子一起多讨论。
怎样正确认识这件事?
基于什么去认识这件事?
需要怎么去掌握并更好认识这件事的方法?
力所能及并安全地做点什么?
例如:
疫情来了,应该持什么样的基本态度?
在疫情中,怎样遵照科学的方式和规范?
针对疫情,怎样去获取更为准确的认识?
怎样去辨别有关疫情的谣言和所谓专家的说法?
怎样消毒更好?怎样科学地使用酒精?
使用科学的防护方法?
要不要和该不该去抢购双黄连?
英国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说是否成立?
……
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得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科学素养使其成为合格公民,且自身具有应对未知事情和世界的能力。
在科学精神中,我们看到了核心的理性公正、求真求实等基本要求;在科学方法中,我们也看到必须具备批判思维等。
要知道,科学教育不仅是育知识的,更是育人的,对孩子的成长甚至具有更关键的作用和影响。
基本科学素养是基础性的能力,却处于新时期为人处世的顶级层面。
基本科学素养不完全来自于读书,更来自于从生活中的基本过程认识与平凡事情中的历练。
而有了基础科学素养,人生等于有了根本的处事应对能力和方式,就算有比疫情更凶猛和更剧烈的冲击,孩子至少不会惊慌失措,茫然无助。他们至少能镇定,能判断,能初步正确应对。
所以,帮助孩子利用生活学习,建立起基础科学素养吧!那样,孩子才能有基本的可信赖人生,无论他今后遇到什么!
因为在今天,未接受科学教育的任何人将不能很好理解世界、将会易于落伍于时代,易于失去人本竞争力,并影响其基本生活方式和水平乃至终身发展。
于国家而言,接受科学教育可以让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
所以,一个孩子可以不懂很多关于病毒的高深科学知识,但他不应该不懂得应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思维,尤其是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去判断出,有关疫情的基本趋向等消息。
至少,他应该具备一种基本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备基本的科学观念,不会随便地盲从信谣传谣。
我们相信,不管是针对眼前的疫情,还是疫情过后的家庭教育,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努力地将基于基本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科学教育,与其他的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所有教育融合为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不光让孩子在家中待着时有趣有乐有学习,还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您自己也成为孩子成长的科学引领者。
甚至,您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科学教育来教育自身,努力成为一个更为合格的优秀家长。
期待我们所面对疫情早日过去,春天来了,希望还会远吗?
作者:何柳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首都教育、中国教育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