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疫情的当下,人们对疫苗、新药的研发高度关注。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有些消息会走得飞快,受到比预想高得多的关注。
短短十几个小时,双黄连坐了一次“过山车”——
先是被宣布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紧接着,药店、电商平台的存货瞬间被抢购,还有人连夜到药店门口排队;而后“特别提醒”和辟谣来了:“抑制”并不等于能预防和治疗,现在只是初步发现,还需要临床研究、做大量实验。
总而言之一句话,眼下的新冠病毒尚没有特效药,大家该坚持什么还得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这是最有效的预防。
复盘此次发生在双黄连身上的“闹剧”,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严肃思考。
人们对抗病毒药物的期待,背后承载着对疾病的恐惧,对生命的守护。但一个常识是:一种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获批生产,投入应用,整个研发链从来就很长。毕竟,基础研究的特性就是“慢”,也正因此,基础科研历来需要长线的支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基础科研能力的提升,靠的是细水长流的积累,需要久久为功,急不得,急也没有用。
疫情来临之时,一些科研院所发起对病毒研究的攻关,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和现在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相比,科学家的战“疫”节奏不一样,面对的任务也不一样,必须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再则,人在陷入危险之时,难免陷入疑虑和恐慌,而消除大众的疑虑和恐慌,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科学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蹭不了热点”的。因为科研是一条很长的路,且研究本身也充满着不确定性。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以新发现为前提的,从来没有办法百分百保证成功。即便研究的初心是好的,但攀爬科研高峰的行程也充满着危险,常常是行百里之半九十。也正因此,基于基础研发突破的新成果才会激起科学家巨大的喜悦,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福祉进步的推动力。
“双黄连”这件事情提醒我们:在大家处于险境、内心有些慌乱的时候,正确有效地安抚人心、安定民心是科学家、媒体的公共职能所在。一方面要做好科普,及时解疑释惑;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全新启动的立项研究,要有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这也是严谨治学的一部分,省不得,不能省。
作者:樊丽萍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