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五,赶着放假前我们去看了春节档贺岁片《囧妈》首映,看完出来时挺感慨的,在充满喜剧元素的外壳下,我们却看到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影子:
漂泊在外,一年到头见不了两面,一见面就容易吵架。
影片中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徐峥饰演的徐伊万,不得已要与自己的母亲,在从北京到莫斯科的长途火车上,相处几天几夜。平时因为距离而掩盖的那些矛盾,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密集而直接的碰撞,就像高压中的蒸锅,终于集中爆发了。
徐伊万说自己不饿,妈妈说“你怎么会不饿呢”;
徐伊万说自己不喜欢吃小番茄,妈妈说“小番茄这么好吃你怎么会不喜欢吃呢”;
徐伊万说自己不想生孩子,妈妈说“人怎么能不生孩子呢”……
徐伊万好几次崩溃地对母亲大喊:“我说话你听不见吗?”
但母亲依然不理解。
徐伊万的反抗只能是,把母亲给他吃的一盆小番茄,一颗一颗地从火车车窗的缝隙里扔出去。
这样的关系几乎覆盖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这样的对话也无数次出现在我们和父母的沟通中,我们从小到大好像从来没有被真正的“看见”过,过着被绑架的生活:
读爸妈喜欢的大学;
嫁给爸妈认为好的人;
过着爸妈认为对的生活。
但凡有不同想法,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只能在沉默中爆发。
02
这让我想起龙应台在她的散文里描述过的一个故事。她的儿子菲利普和她在香港生活了两年,从14岁到16岁。
有一天菲利普问她:
“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却是看向你的,而且,即便他们就站在我面前,却习惯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于是龙应台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做了一次实验:观察下一次朋友们来时所做的举动。
教授甲进来,龙应台给他们互相介绍:“这是中文系甲教授,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
教授和她的儿子点头握手。接着,甲教授就自然的跳过孩子,对着龙应台问:“好俊的孩子,他会说中文吗?”
接着又继续问龙应台:“他今年几岁?”
龙应台回答,“你问他吧。”
甲教授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但是没说几句,又转回来了,“他懂几国语言啊?”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十六岁的菲利普,犀利的指出:
“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菲利普说的没错,但他只说对了一半——现在我们的辈分中,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中生代,当曾经“不能表达”的小孩长大,老去的父母随之也会被剥夺表达的权利。
03
最近在北美成为票房黑马的电影——《别告诉她》。
是根据亚裔青年导演王子逸(Lulu Wang)的真实的家庭故事改编,里面的一个场景讲的是:
在纽约长大的碧莉小时候曾跟奶奶生活过一段时间,有着很深的感情。
突然有天从国内传来了奶奶确诊绝症的消息,全家人选择将真实情况隐瞒,认为这样做是为奶奶好,还想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计策——在她的家乡长春举办一场婚礼——以一场喜宴的面具让所有人去中国与奶奶做最后的告别。
电影里的碧莉很不能理解全家瞒着奶奶的原因。
她问:为什么不告诉奶奶?要是奶奶还有事情想做呢?
小姑回答说:她没什么想做的。
碧莉又问:要是她想和大家说再见呢?
小姑说:说再见太痛苦了吧,干嘛要让她经历这些呢?
碧莉的叔叔告诉她:“你把生命看成是个体的,东方人是把生命看作是集体的,是家人的。我们之所以不告诉奶奶,就是为了分担她的思想压力。”
这一次,意志被隐形、态度被绑架的是曾经的父母——奶奶。
这就像“同态复仇”那样,小时候,父母对待孩子如此,一切以“你不懂、为你好”做着自以为是的判断。
而当你老了,曾经的小孩掌握了话语权,就会用你老了、你“不行”、你承担不了责任、你无法面对结果的理由剥夺你的知情权与话语权,即便是死亡之事也由我替你做决定。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同态复仇”并非有意的,并不是你不尊重我、所以我不尊重你的刻意报复,而是小时候接受到的“替你做主”的教育会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不宣之于口的爱。
04
“为你好”式的隐瞒与看不见,就像是给孩子播种的种子,它最终会回馈到自己身上——如何对待孩子,自己老了也会被同等对待。
就像在《囧妈》里,这位母亲看不见儿子,那么,儿子对母亲呢?很遗憾,也并没有更好一些。
妈妈要坐火车去俄罗斯,徐伊万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不坐飞机?”
妈妈想去俄罗斯表演,徐伊万不理解:“你还能去音乐厅表演,别被人骗了。”
父母情感破裂,徐伊万想当然认为是母亲的控制欲导致的……
这就是一种循环轮回的魔咒,当我们小时候不曾被“看见”,长大之后也很难真正看见“别人”。
我们把“为你好”美化为爱,殊不知,在这种爱里生存的人,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温暖。真正的爱,从来都是如沐春风。
爱的内核,不是“为你好”,而是“看见”与“尊重”。
看见对方的喜悦,也看见对方的难过,看见对方的梦想与追逐,看见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见对方有且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尊重他的选择。
所以,如果说这种循环正在“我们”的家庭中上演,如果“我们”也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那新年不妨去试着找到、感受或者给予这种爱,陪父母看一场电影,聊一次天;陪孩子打一场球、看一场比赛,真正聆听他们的需求,看见他们的存在。
这样很多年后,你才不会变成“被看不见的父母”,你的孩子才不会成为看不见的“中年人”。
作者:Danny & 十一姐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阅读第一、帝呱呱星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