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太阳跑到离北半球的最远处
阳光稀薄,古人说“阴极之至”
好在,今夜只消抬头,繁星点点
因为星空完全过渡到冬季
有四季最多最亮的明星
只为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一如远山屋顶的炊烟
袅袅升起,温着热汤
冬至已至
待你缓缓归矣
【 愿天涯各处的你,有人与你共团圆 】
旧时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因为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地底下的暖意已悄悄萌发,万物来复是大吉。于是“百官绝事不听政”,人们也要准备吃个“贺冬”饭。
南方人爱吃汤圆,有一种是没有馅的小汤圆。糯米泡开,搅了清水,水磨磨成米浆,布袋挂上沥干一天。加温水和好,撮成小球,便丢进沸水里。
图片|金子H
图片|漫山视觉
此时小儿最喜趴在窗口上,一边看一边等,甜汤咕噜咕噜地沸腾,小圆球滑溜溜跳舞,最后撒几粒桂花米盛出。一家人一人一碗,在滴水成冰的日子,吃得五脏六腑都暖了起来,老一辈说,这是“添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漫山视觉
北方人也一早起来“咚咚咚”准备馅料包饺子,因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又有山东周边的地区,入夜滚好一锅奶白鲜香的羊肉汤,驱散阴冷;还有安徽,冬至吃了鸡汤挂面,“一天长一线”......
图片|情一诺
图片|漫山视觉
今日
无论天南地北
家家户户的厨房
总有一缕炊烟升起
为庆贺这“冬至大如年”
为远游的儿女及时还乡
冬至已至
愿天涯各处的你
总有热汤
愿天涯各处的你
有人与你共团圆
图片|丹麦的冰
【 冬至三候 】
一候蚯蚓结|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灵物,虽然“一阳已生”,但阴气还旺盛,因此它们仍蜷缩着身体。
图片|那是陌生人
二候糜角解|与鹿同科的麋,闻到了阴气渐退而解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候水泉动|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也蠢蠢欲动,温暖地流淌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 暗藏萌,雪花轻 】
元代诗人尹志平有两句诗,很可爱:“暗藏萌,雪花轻。”
虽下了几场雪,但天气还没到最冷的时刻,雪花是轻的。“暗藏萌”是说,地底下的泉水蠢蠢欲动,想要流淌起来,但动作微弱,所以是“萌”。
图片|胖子的百宝袋
暗萌的又有泥土的温度,一天暖一点;还有白天的光线,一日长一线;有南方的早梅,老朽的枝干鼓出一个两个小芽点......冬至,暗藏将萌着新生。
图片|末禾
【 九九尽,桃花开 】
冬至虽阳气已生,但毕竟只是刚刚萌动,阴气冷气的势头还很猛烈,未来一段日子仍是严寒。
这样的日子,人们总是期待暖意,便想出来了“数九消寒”的法子。有染梅法,描绘九朵梅花,一朵九个花瓣,一天染一朵,染完81天,天就暖了,桃花也开了。
图片|摄影的小和尚
还有描书法,“珍重垂柳待春風”,一日添一笔。有的人觉得一笔还不够好玩,就在旁边添上了当日的晴霜雨雪,令人触动的事情,比如有朋远来、下了小雪、吃了羊肉......
因为这些美妙的事情,冬日不过于寒冷,日日数到暖,春天慢慢来。
图片|摄影的小和尚
冬至
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但我常想这“重要”的来源
是基因里对贺冬的守候
是冬来了,春不远
还是每个人心里小小的期盼
对于游子,唯有食物方可填饱思念
对于父母,唯有升起一缕炊烟
煮沸一壶水,静待故人归
今日冬至,大吉之日
掐指一算
宜团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综合自《物道》《美闻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