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把三弦琴,一把琵琶,两个人就可以支撑起茶馆里书场几个月的娱乐时光,这是江南最常见的景象;如今这一场景不复以往。平摊,这个江南曾经最普遍的娱乐不再是人们的日常了,只在剧团里才能有见。
评弹这个被不少外国专家称为中国最神奇的艺术种类,究竟如何与历史变迁密切相连?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领衔的课题组,花费20年,先后17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参与,他们记录了100个评弹人的口述历史,并写成了《光前裕后——一百个评弹人的口述历史》(简称《评弹口述历史》)。这项浩大的抢救性文化工程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评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14ZDB041)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2DLS001)阶段性成果。
全书分为两卷,上卷是“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下卷是口述访谈。自2012年起至2018年止,在唐力行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苏州评弹研究中心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了50位评弹人进校园,开展“江南与评弹系列”讲座。
50位受邀者不仅有评弹团的著名演员,也有坚持“走码头”的个体艺人,也有资深的评弹理论家、行业管理者、书目创作者、票友。
唐力行说:我们对一百个评弹人的选择,都是从学术视角出发,使其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
连续6年的“评弹与江南社会”系列讲座,持续时间之长,受邀人数群体之广泛、多元,无论在高校历史上还是曲艺界都是从所未有的,体现出唐力行教授对评弹研究的无限热爱与长期坚守。
50位受邀评弹人根据相关主题,阐述他们的个人演出经历、评弹的相关理论、评弹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与此同时,团队研究人员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走码头、进社区,寻找了50位评弹人进行口述访谈,最终形成了100人的口述历史,共计160万字。
《评弹口述历史》与《中国苏州评弹社会史料集成》相结合,形成了520万字的苏州评弹史料,奠定了整个苏州评弹学的史料基础。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命运往往揭示了一个时代、一个曲种的发展与变迁。
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蕴于特殊性之中。
《评弹口述历史》包含了他们对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各种看法,但众多观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而展开——关于评弹三个终极问题的探讨。正如唐力行教授所言:“苏州评弹存在着三个终极问题: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从哪里去?苏州评弹的基本特征、艺术规律是在苏州评弹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苏州评弹的艺术特征、艺术规律又规定并制约着苏州评弹往那里去。”《评弹口述历史》系统回答了关于苏州评弹三个终极问题。
《评弹口述历史》包含了不少评弹艺人的个人经历,他们的个人经历总是与评弹的兴衰沉浮结合在一起,回答了苏州评弹怎么来;《评弹口述历史》中,不少评弹艺人、评弹工作者、评弹管理者、评弹理论家都对在历史中形成的评弹艺术特征进行了阐释,进一步明晰了“说表”为主体的艺术本质特征和长篇书目为主的根本生存方式,回答了苏州评弹是谁;在此基础上,评弹口述者针对评弹当前所出现的危机,认真思考了苏州评弹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为苏州评弹的未来传承、发展、创新提供了方向,回答了苏州评弹往哪里去。
《评弹口述历史》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留住了评弹老艺人渐行渐远的身影。
但口述历史也不完全真实,需要与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强调纸质文献和地下文献的双重印证,强调文献资料的双重性。
在评弹文献中,“二重证据法”的现实意义要求将纸质文献与口述资料进行互证、互相补充。口述资料属于回忆式记录,相较于档案、报刊、文集等纸质文献而言,一方面可以极大填补相关纸质文献的空缺与不足,另一方面,受制于时间、口述者的个人记忆、主观意志等限制,口述资料也存在片面或不当之处,需要纸质材料的印证。中国苏州评弹研究中心在继去年推出《社会史料集成》的基础上,再推出《评弹口述历史》一书,就在于形成多元、立体的评弹史料体系,使重构的评弹历史更接近历史的本真。
作者:姜澎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