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近日一次访谈中回忆,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父亲对她“只有挑剔,没有鼓励”,这样的严苛教育令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允许自己出半分差错,但这也培养了她敢拼敢闯能吃苦的坚韧性格,因此她说:“虽然童年很痛苦,但我认同他的教育方式。”
时隔八年,曾因“棍棒教育”备受争议的“虎妈”蔡美儿摇身变成了很多家长艳羡、学习的对象,学有所成的两个女儿也公开表示:虽然身在“虎穴”,但“她的方法是成功的”。
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近乎“压榨”的教育方式、紧凑到“窒息”的童年生活、孩子对父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这些相似之处,让这两个家庭收获了相似的“成功”,但也不禁令人感叹:做“高知家庭”的孩子,真难!
“高知家庭”是一股隐形压力,学会接受“你做到的,孩子不一定能做到”
家有“二宝”的余爸爸是沪上某高校青年教师,他所住的小区距离学校只有十分钟车程,因此住户大多都是同校教职员工。在这样一个满是“高知家庭”的住宅小区,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每晚7点开始,各种乐器声挨家挨户从窗口飘出,“吹拉弹唱样样有”,一直到9点左右,分贝不一的“吼叫声”出现了,有的来自气急败坏的老母亲,有的来自恨铁不成钢的老父亲。余爸爸笑着说,每当这时,他总是很同情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自己家的娃也在直面“鸡血妈妈”的“吼叫”。
“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很多家庭的头等大事,但对知识分子家庭来说,这件事似乎要更迫切一些。”余爸爸坦言。
双双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小陈夫妇则是另一种典型的“高知父母”,女儿一岁那年,他们去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提到对孩子的期望时,他们只说了一句话:“总不能比我们差吧?”今年,夫妻俩想方设法花1000多万元在上海市中心置换了一套学区房,为三年后的“幼升小大战”做准备。
“一个出生在‘高知家庭’的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常常背负着父母和祖辈的极高期望,但这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隐形压力。”在心理学上,这种压力被称为“背景压力”——越是来自“高知家庭”,越是拥有优质资源,或提前“起跑”的孩子,越容易承受背景压力,而它可能会把孩子逼得厌学、自卑、叛逆。
心理咨询师许波表示,为人父母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很正常,但“高知父母”会把自己或者自己见过的更优秀的人作为孩子成长的参照系,他们往往会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讯息:我们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而且我们为你创造了更优越的基础和条件,你应该且必须更有出息,退一万步,最起码不能比我们差。换句话说,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接受“我做到的,孩子不一定能做到”这一假设。
“但我们试想,孩子得背负多大的压力?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考上名校。要不然,就是失败的人生。”许波如是说。
在沪上某高中心理教师看来,“高知父母”多是学生时代的优等生、应试教育的胜利者。优等生有一种典型心态:对追求成功抱有高度渴望,但背后其实是一种对失败的恐惧。对他们来说,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自尊,让自己不受失败之苦。在心理学上,如果“成就动机”过高的话,恰恰暗含了一种自我怀疑。
接受错误和失败,接受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或许是“高知父母”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80后”父母:生来焦虑,也传递焦虑;崇尚教育,但易“用力过猛”
常常有“80后”调侃自己是“体验过很多‘第一次’的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最年轻的一代,他们见证了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转型;身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是向往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他们又第一次搭上了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幸运列车,但却赶上了“毕业不包分配”的就业难题。可以说,“80后”一路从焦虑中走来。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的他们学历普遍较高,其对教育的期待值、育儿焦虑值也居高不下。
有心理学专家认为,“80后”之所以高产“焦虑父母”“鸡血父母”,与他们的代际特征相关,也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关。
“‘80后’们的父母往往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代人经历了时代的剧变,有些人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有些人因为没有知识错过了人生机遇,所以他们尤其看中教育。”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爸爸是报社总编辑,妈妈是大学物理系教授。她曾提到,父亲曾是个一个贫穷的农村娃,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考进知名大学。因此,父亲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上海“80后”群体教育代际传递关系尤为明显:父母的教育水平对80后子女的教育水平有着正向影响,父亲每提高一年教育,子女的教育水平平均提高0.42年;而母亲每提升一年教育,子女的教育年限则会平均提高0.38年。
而现在,“80后”将父母寄予他们的厚望,再一次传递给了自己的下一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和父母总是身处不同的时代,我们为他们早早预备的东西,到底有用吗?毕竟,未来的面貌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料。
那么,在“高知父母”的光环或“阴影”下,孩子究竟该如何面对成长?许波的建议是“做自己”,但他强调,前提是父母要给孩子做“自己”的空间,而不是让他仅仅成为“父母的孩子”。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