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家政策红利吸引,大量优秀海外人才陆续回国就业,但对海归身份的过度强调,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才引进、评价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如何在人才评价中加强同行评议的作用,建立尊重人才成长特点和学术研究规律的评价体系,成为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应发挥海归人才在学术建制中的作用,促进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相互融合,让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同生共长。
这些年,国家综合国力提升所带来的“磁场效应”,辅以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使人才发展的流向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人才外流转变为人才回归。另一方面,与海归人才享受招才引智的政策红利相比,本土人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面临有失公平的差别对待。比如,对海归人才的资助金额超过同类岗位本土人才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部分地区和高校在人才引进时,甚至出台了只接收海归人才的“一刀切”规定,或在招聘启事中列出“海归优先”的相关条款等。
而一些海归人才回国后无法有效组建科研团队,在单兵作战的状况下还要应对各种长短周期的科研绩效考核,可能因“水土不服”而心生失落。
除了引进时的区别对待,评价体系向海归身份的过于倾斜,使得海外经历成为一种功利追求。有些时候,海归身份成为同等条件下职称晋升和奖优评选的重要指标。而本土培养的优秀人才很可能因为没有 “海归”标签,无法获得与其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发展机会和薪酬待遇。长此以往,赴海外求学深造很可能不是基于能力提升的需要,而仅仅是一种权宜之计。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高校人才招聘中杜绝身份优先条款,加强同行评议在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同时,人才引进的评审环节应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小同行”评审和领域内专家评审,适当削弱“大同行”甚至外行评审力度。
同时,破除人才评价的身份门槛,建立尊重人才成长特点和学术活动规律的评价体系。高校在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环节上打破“唯身份论”,充分考虑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各自面临的问题。
此外,还应发挥海归人才在学术建制中的作用,促进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相互融合。要充分考虑高校在单位性质、工作职责上与党政机关的差异,破除干部管理的制度壁垒,加大行政领导人员聘用制改革力度,让有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海归人才在合适的管理岗位上任职;鼓励海归人才用国外先进的科研管理方法和人才梯队组建方式,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积极为海内外的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搭建平台,盘活学术资源。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作者:戴立益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