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乡村教师290余万,40岁以下近6成;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目标提前一年基本实现……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人们关心的众多教育事件一一有了答案。
据悉,过去一年来,新时代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卓有成效。通过抓培养补充、抓支教讲学、抓待遇改善、抓交流轮岗、抓编制统一、抓专业发展、抓荣誉表彰等举措,大批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教师扎根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不仅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乡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获得感、幸福感也逐渐上升。随着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的实施,2018年起,我国每年将遴选300人,每人奖励1万元,连续实施5年。同时,中央还为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在岗、离退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截至2018年已发放410多万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至今已惠及中西部725个县8万多所学校127万名教师,补助最高每月达2000元。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辽宁、福建、海南等东部8个省市自主实施,总投入62亿多元,惠及乡村教师68.8万人。
据统计,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共290多万人,其中幼儿园42万多人,中小学近250万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近170万人,占比58.3%。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进一步加强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为确保到2020年全国各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持。
薄弱学校改造工作也备受关注。据悉,该实施范围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按照规划,全国2656个县纳入实施范围,计划投入5226亿元,其中校舍建设4160亿元,设施设备采购1066亿元,是建国以来义务教育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工程。
截至2018年底,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699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727亿元,比规划投入多200亿元;校舍建设竣工面积占规划建设总面积的比例达98.34%,设施设备采购完成比例达99.7%,已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五年规划目标,全国30.96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99.76%。值得一提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面貌焕然一新,不但功能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一应俱全,农村寄宿学校学生“睡通铺、站着吃饭、洗不上澡”现象已基本消除。接下来,教育部将继续会同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各项工作,确保到2019年底百分之百实现规划目标,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都达到“20条底线”要求。
作者:朱颖婕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