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人社部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已正式调任教育部副部长,其天津大学校长职务已被免去。
据悉,钟登华院士是天津大学培养的杰出学者,其从求学到留校任职,到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在天津大学的时间超过30年。2016年09月,钟登华正式接替李家俊,担任天津大学校长。2017年06月,担任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在担任天津大学校长三年里,钟登华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倡导和推动国内“新工科”建设,拓展天大医学和信息学科发展,带领天大获批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为天津大学乃至国内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名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此番履新教育部副部长,也可以看出上级部门对其办学水平和能力的认可。
天大求学任教30多年
据了解,钟登华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桃源村,今年56岁。1981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第四年,考入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土建系学习。1985年,获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学士学位。
1985年,钟登华考入天津大学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从此开始了在天津大学求学任教的时光。从求学到留校任职,到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钟登华在天津大学已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光阴。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我1985年来天大求学,后又留校工作,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天津大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杰出科学家,钟登华连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谈及一路走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说:“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当时学校(天津大学)为了让青年人尽快成长起来,不拘一格给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成长环境,“破格”晋升了一批年轻的副教授、教授,并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提供支持条件。包括我在内,一批教学科研上的青年骨干教师得益于这个改革快速成长起来,现在都是各个学科的领军人物。”
推动高教改革,获杰出大学校长奖
2018年9月23日,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颁奖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获奖,并决定将所获1.5万美元奖金全部捐给天津大学北洋基金会奖励优秀学子。
“IET杰出大学校长奖”是国内唯一面向高校管理者的奖项,由以美籍华人王逢旦博士担任名誉理事长的IET教育基金会于2004年发起,旨在向为中国高校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高校管理者表示敬意并予以鼓励。
钟登华校长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担任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召集人,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图(被称为“天大行动”)得到国内高校的积极响应,成为新工科建设“三部曲”中重要内容;其倡议成立的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正在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实施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探索“通专融合、贯通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发展思路,学校相继成立医学部、智能与计算学部等,不断优化学科综合布局,推动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引育并举”,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国际化战略实施,加快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进程,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交流项目渠道,学校国际影响力日趋提升。
作为科学家,学术成果丰硕
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钟登华教授是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三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科技攻关、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了10 多项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任务。
围绕重大工程设计与工程建设,探索并发展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仿真与实时控制分析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精细建模与分析技术,提出并实施了面向心墙堆石坝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30 多项水利水电工程(如黄河拉西瓦、澜沧江糯扎渡、红水河龙滩、雅砻江锦屏一级和金沙江向家坝等)中得到了应用。
2018年8月,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该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这对于保障土木、水利、海洋、交通等重大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设施由天津大学牵头在天津建设,总投资预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钟登华院士。
>>>相关链接
钟登华个人简历
钟登华,1963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西,男,汉族,江西省赣州市人,水利工程专家。中共党员。
1963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桃源村。
1981年,江西省赣县中学考入江西工业大学土建系学习。
1985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天津大学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1992年,获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被天津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奥地利国家经济研究所高访。
1995年,德国曼海姆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1997年,评为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3-6月和2000年10-12月,德国基尔大学作访问教授。
2002年1-3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4年05月,任天津大学副校长。
2012年11月,任天津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2016年09月,任天津大学校长。
2017年06月,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19年2月, 教育部副部长。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水利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水利工程智能仿真与实时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水利工程地质精细建模与分析理论方法与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智能监控与数字大坝理论方法与技术。承担并完成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或技术开发任务,研究成果在我国80多项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与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工程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0年以学术带头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2年获聘“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青塔、国家人社部官网、天津大学新闻网、中国工程院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