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我们只把它用于鞭炮,欧洲却靠着它开始了工业革命;乔布斯自己设计的图形操作系统曾一度被微软-英特尔-康柏的三位一体打败,靠着整合及改进他人的创新成果,苹果公司最终抓住了商机……是什么让一些 “后发者”超越了先行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向年轻人阐释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日前主办的首届上海市高校创业教育与指导工作研讨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亚太中心主任谢德荪重新定义了创新的含义,并提出: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着推动 “源创新”的重任。
源创新的诞生具有雪球效应,可以带动十个、甚至上百个流创新的发展
“当大家提起创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科学创新,也就是原始的发明创造,但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是,商业创新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在谢德荪看来,商业创新又分为两种类型:流创新和源创新。
流创新是在现有市场中,依靠自身的核心技术、资源与能力,增加产品对客户的价值,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供应链及管理。 “流创新的问题在哪呢?当你做得好的时候,竞争对手可能比你做得更好;当你要做得更好时,流创新的成本可能越来越高,拿到的回报也就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开始时每个人都可以赚到钱,但经过一定阶段后,市场状况就会发生转变,造成产能过剩。”谢德荪认为,只有在源创新中开拓新市场,不留恋和固守于 “红海”中的竞争,才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
什么是源创新?就是基于一种新的想法,整合现有资源、创造新的价值理念,让人们的日常活动和工作产生新价值。当年英特尔和微软的成功转型,就是源创新的一个鲜活案例。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的主业是内存芯片,同时也生产微处理器,但随着日本半导体公司逐渐崛起,它们以低廉的价格优势侵蚀市场,英特尔危在旦夕。幸好,英特尔抓住机遇与微软、康柏组成同盟,使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微软的图形操作系统及康柏的个人电脑形成一个 “三合一”组合。借此,英特尔从原有的芯片供应商华丽转身为一家平台公司,同时面向消费者和供应商提供服务。
通过这次转型,英特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挖掘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微软-英特尔-康柏同盟主导着全球个人电脑的发展。
“不可否认,流创新具有先发优势,起效快但也很快遭遇瓶颈;而源创新可谓后发制人,表现为一根起效缓慢的曲线。更关键的是,源创新具有雪球效应,一个源创新的诞生,可以带动十个、甚至上百个流创新的发展。”谢德荪说。
在源创新理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会把资源整合作为一种习惯
一个世纪前,硅谷还是一片果园,但随着英特尔、苹果公司、谷歌、脸书、雅虎等高科技公司总部的纷纷落户,短短几十年内,硅谷诞生了无数的科技巨无霸。它为什么能成为 “创新的摇篮”?
“因为它在一路摸索中,逐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谢德荪介绍,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信息科技和产业崛起于美国东海岸,由IBM引领,他们采用的是规模生产模式,而规模生产就是流创新的典型代表,因为在工业革命时代,信息管理和传播技术水平较低,企业只有专注于一个产品的成功,才能达到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占领市场,所以在信息革命之前,产品中心化的企业才是主流。
硅谷则另辟蹊径,依靠着斯坦福大学的科技创新,硅谷变成了一个“创新热带雨林”,园区内汇集的半导体公司、逻辑芯片公司、内存芯片公司在一个创新系统的组合推进下,不断孕育和孵化出智能手机、网络App、个人电脑平台等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型终端产品。
如果说,英特尔公司的转型是源创新在企业个体中的成功应用,那么硅谷与以往工业园区大相径庭的发展途径,就是源创新在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中的体现。
“针对地区的企业家、金融界、研究生和专家,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传播源创新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谢德荪说,在源创新理念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创新人才,不会让自己只拘泥于一个行业的效率和性能提高,而会把重新整合现有资源作为一种习惯和自觉,使源创新不断涌现。在这种源创新文化的滋养下,配合持续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使硅谷承受新创企业的容量不断增加,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只有 “刚需源创新”与 “美好源创新”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最大的源创新不是在硅谷,而是在中国!”谢德荪的一番话说得有些振奋人心。在他看来,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一次源创新,找到经济发展切入点,进行小规模试验,成功后在不同地区进行各具创意的模仿,这是 “刚需源创新”;第二次源创新,就是1998年后的互联网热潮,大量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填补了生活的不足,这也就是 “美好源创新”。所以说,源创新并不一定来自于新科技的推动,但一定是基于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那么,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发动下一个源创新?”谢德荪认为,中国源创新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于美好源创新的追求,有科技背景的年轻创业家,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科技与现有产业相结合,不一味地追求更精进的科技水平,而是专注于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产品需求;二是以源创新解决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刚需问题,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改造传统行业,形成中国特色的源创新方案;三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在帮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基础设施平台的同时,开拓新市场,提供新商机。
“当刚需经济发展开拓市场之后,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引导了美好源创新的发展。只有刚需源创新和美好源创新相互促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谢德荪说,信息时代,中国源创新的重任还是要落在年轻人的身上。
作者:郝梦夷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