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闵行中学收到了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国际传媒巨头Elsevier旗下工程材料学专业期刊《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的官网上正式发表了一篇题为《Study of the effect of osmotic pressure on the water permeability of carbon-base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碳基二维材料渗透膜中孔径和渗透压对水渗透性影响研究》)的论文。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及论文撰写正是出自闵行中学六名高三在读学生——宋凌浩、姚成捷、金希源、沈佳晨、施宸淤、谢雨轩,以及他们的导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青年科学家涂青松博士之手。
这件事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去年寒假,当时这六个男孩用三周时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专业的科研团队一起进行学术探索。这场特别的海外游学,不但点亮了他们的科研梦想,还令他们对未来之路有了新的规划和期许。回国后,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令人意外的是,一年之后,他们的论文最终得以在国际专业性期刊上发表,为这场游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得知这一消息后,闵行中学校长何美龙由衷感慨,“这是闵中人高中阶段的科研探索第一次以论文形式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在美国大学期间的集中学习,在提升眼界的同时,极大程度上激发了这几个学生的综合学习力,使他们更加独立自主。回国后,持续的课题研究,在强化了团队协作、提高科研探索能力的同时,更是在繁重的复习迎考阶段,学会了自主规划时间、平衡校内课业与课题研究的精力。”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六个男孩当时的游学经历。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闵行中学六个男孩经历一次特别的海外游学,点亮了他们的科研梦想。
在纠错中感受科研的魅力
“刚开始做研究时,我们一直在‘犯错’,但后来就知道怎么做了。”对沈佳晨来说,这次科研体验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让一向信奉“成功是王道”的他,头一回意识到了“失败”的珍贵。
“我们几乎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逐渐摸索出经验,接近成功的。”金希源说,一开始他们三人一组,由于缺乏沟通、目标不明确,导致作阶段性报告时数据无法形成对照,后来重新调整分工,一人绘制图像、一人总结、一人协调,效率才大大提高。从最开始遇到错误、疑惑就习惯于求助他人,到后来尝试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六人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逐渐窥见了探索科学的奥妙和乐趣。
“做科研需要大胆尝试和发散性思维,但不能忘了合理的预先规划,科研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金希源回国后,在心得体会中郑重地写道。
在“微留学”生活中学会独立
游学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科研,另一方面来自生活。宋凌浩就第一次感受到打理一个“家庭”的不易。
“开始时,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烤箱,我们一个也不会用,自己做饭总是手忙脚乱。”身在异国,这个由六名学生和一名带队老师组成的“临时家庭”,经历了一段不短的“磨合期”。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太会做菜,这时,宋凌浩主动请缨当了“掌勺大厨”。后来六人逐渐分工明确,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脱离长辈庇护的生活固然能够锻炼人,融洽欢乐的校园环境也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沈佳晨说,在游学的三周内,除了课堂学习和科研活动以外,他们还参加了丰富的拓展活动,例如徒步登山、在海边操纵无人机、观看伯克利大学与犹他州大学的篮球比赛等,与当地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拓宽“课堂”范畴,给学生搭建多元平台
为什么要推行“海外课堂”?何美龙坦陈,不是为了倡导孩子出国,而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卓越的国外教学,并且有更宽阔的视野审视自己的未来。
在何美龙看来,学校要尽力为学生创设与同龄佼佼者一起交流、体验的机会。随着“海外课堂”惠及更多学生,不少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正变得更开放,也更多元。
据介绍,目前闵行中学的海外“合作学校”包括澳大利亚斯考茨公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每年超过100个学生能够“走出去”。如今,学校还在争取让更多国际名校成为学生的“海外课堂”,同时也在不断拓宽“课堂”的范畴。近期,学校正在与加拿大的多所大学进行洽谈,而“夏威夷州政府实习项目”等活动也在推进当中。此外,学校已于去年与“法国科技学院联盟”达成“升学直通车项目”的合作。
尽管“走出去”的学生只是全体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但学校在“海外课堂”方面所作的探索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并非要倡导学生出国留学,但是身处上海,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具备国际视野,所以学校想给有需求、有兴趣出去看看的学生搭建一个多元平台,让他们了解更多。”何美龙这样说。
文:朱颖婕
图:闵行中学供图
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