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外出品的中国文学通史性著作,有两部重要作品是任何研究者和读者都绕不过去的存在——一部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品、宇文所安、孙康宜等学者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另一部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品、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这两部作品,先后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由三联书店和新星出版社在中国大陆推出简体中文版,均引发读书和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时隔五年之后,新星出版社于近期再度推出《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修订新版。这部中国文学通史究竟有哪些优点值得国内的研究者参考借鉴?一部文学通史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布局和撰写?
如果我们把视域跳出单纯的文学,考察整个中国通史写作的场域的话,就知道海外有三部重要的中国通史——日本讲谈社出品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大学出版社出品的“哈佛中国史”、剑桥大学出版社出品的“剑桥中国史”。三者当中,以“剑桥中国史”系列的体量最为庞大,学术性也最强。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写作方式,恰恰采取的是类似“剑桥中国史”的思路,每一编均由一篇篇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又紧密相联的专题性论文构成。这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不追求面面俱到、突出学术重要议题的深入考察的研究写作思路,跟国内传统通史性著作往往简单采取以时间为经、类别为纬的写作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具体而言,本书每一篇论文的命名与研究切入方式,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意识:一是文体形式、内容定位与表达意蕴之间的关系。文体形式是本书结构框架设计的核心区分方式。全书八编当中,除了第一编《基础》、最后一编《附录》外,其他六编的命名都是按照文体形式来界定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注疏、批评和解释》《民间及周边文学》。不同的文体形式,对应的是不同的文学内容定位、不同的表达方式与不同的意蕴指向。二是历史时段区分背后的演进、革命与变迁。尽管本书的写作,没有简单以线性时间来排序,但是它并没有完全摈弃时间序列的研究写作布局。在每一分编当中,时间序列仍然是各章之间排序的重要线索。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分序,并不是简单地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区分为各个可供探讨的历史时段,而是特别注重这些时段区分背后所发生的根本性演进与变革。以第五编《戏剧》为例,全书就简单而明了地分为两章——《传统戏剧文学》和《二十世纪的话剧》。之所以没有在传统戏剧文学中再按照朝代为序做进一步的细分,就在于作者论述的核心问题意识,是中国传统戏剧跟深受西方影响的现代戏剧之间的巨大分野。在“传统与现代”这一核心比较分析的思路统领下,把本分编简单分为两章来论述,就是为了让读者心领神会、一目了然之举。三是精英视角的代表性作者、作品、流派与社会视角的广大作者群体和文学思潮、倾向、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无论是文学史、思想史还是政治史的研究写作,都会面临精英视角的代表性人物与社会视角的大众群体之间的取舍与面向问题。在这一点上,《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很好地做到了二者之间的兼顾。一方面,它对于文学史演进当中的代表性作者、作品与流派,均做到了广泛意义上的覆盖与综述,尽可能不遗漏每种文体、每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另一方面,它又充分响应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社会史、新文化史的研究风潮,在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之外,充分运用各类关于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的纷繁史料,为读者还原精英之外的广大写作者群体,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文学思潮、文学倾向与审美路径的特点。这样两方面的结合与兼顾,让本书能够在更为丰富的维度上,展现中国文学史演进的多元脉络。
在具体论述方面,本书也有三个方面的突出优点:一是点面结合。除了上文提到的代表性作者与广大写作者群体的兼顾与结合之外,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作者与作品的个案介绍,跟文学史演进的整体脉络梳理之间,也结合得特别好。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让读者从中能够“既见大树、又见森林”。二是大历史与历史细节结合。很多通史性著作,在历史演进逻辑的宏大叙事方面往往完成得比较出色,但整本书里却少有聚焦和细节,往往让人淹没在历史长河的巨流当中,不得要领。《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对内容的详略处理、大小结合上,做得特别到位。比如在第一编《基础》中的第四章《十三经》当中,作者既对“十三经”的确立过程和重大影响,作了提纲挈领式的高度概括,同时又用不小的篇幅,对“十三经”当中的《易经》《尚书》等著作的成书过程和内容要点,进行比较细致的梳理与论述。全书当中大历史与小细节充分结合的内容处理方式,让读者对于本书的阅读,始终充满美妙的张力。三是学术问题意识与大众普及表达结合。全书每一分编、每一章、每一小节的命名与切入方式,都体现出浓厚的学术问题意识,然而这种高度的学术自觉,并不意味着作者就要“板起面孔来说话”“拒读者于千里之外”。相反,《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写作,秉承了美国的史学研究注重叙事、注重跟大众之间的对话的优秀学术传统,整本书的写作几乎很少涉及空洞乏味的理论和佶屈聱牙的表达,而始终是以深邃、流畅而诗意的文字,尽力做到表达的清晰性、普及性与可读性。这样的特点,使得本书不只适用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对于广大相关爱好者来说,阅读本书,也会带来上佳的愉悦体验。
正如前文所述,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编主题,到每一编当中对于这些文体的进一步细分,作者充分遵循“形式即内容”的思想统领,以文体的孕育、发展与演化为线索,讲述中国文学思想、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背后的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演进与变迁。文体的孕育、发展与演化,从来都是跟相应时代的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演进与变迁,呈现出紧密相关与互动的共生关系。以诗歌为例,盛唐诗歌里那些浪漫、开放、宏大的文学意象,跟当时唐朝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民自豪感与自信心越发彰显的时代背景完全对应;宋代“词”这种诗歌体裁的兴起,跟当时城市商业文化的高度发达带来的流行音乐盛行,也是直接相关;而元代散曲里那种大众化、俚俗化的表达取向,也直接源自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地位低下、跟平民百姓打成一片的真实状态。本书以文体为核心问题意识,在文学社会学的视角牵引下,详细探讨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与文学风潮之间紧密互动关系的做法,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阅读这部八卷本巨著,时时有一种在阅读大型文献综述的感觉——从整体架构到可以独立成篇的每一章单篇论文,几乎都是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来呈现。所有的文学人物、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想风潮,都被作为文学史演进中的相关文献与素材资料,以历史脉络梳理的线索统领在一篇篇论文和整套书当中。这种“学术即学术史、研究即综述”的研究写作理念,也非常值得玩味。
三十多年前,刘东老师在至今仍然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品)序言中写道:“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那么三十多年后,中国已经取得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中西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仍然是中国学术发展和学术水平提升所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我们相信这套代表海外关于中国文学研究顶级水平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一定还能带给中国文学的广大研究者、学习者与爱好者,以不一样的启迪和思考。
(作者系书评人、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创始人)
作者:许金晶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