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中国吗?你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走过的这100年,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时间回到2020年夏秋之际,近80位同行也许记得我提出的一串问题。
那时,我们在为《理想照耀中国》搭建导演班组。在衡量美学、影视理念等专业之前,我首先需要确证的是,这将是一群三观统一、并对“理想照耀中国”六个字拥有无比热情和理想的人。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群让彼此踏实的创作伙伴。16位导演、15个组凝聚在一起,共赴一趟奇妙而又不计付出的冒险。还记得5月4日那天,我们所有编剧、导演、制片人在一起守候开播,激动、幸福以及一丝忐忑并存。
后来发生的一切,实实在在为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微博上,每天都有年轻人为《理想照耀中国》当“自来水”。大家的转发里有一句话,我想,用来形容主旋律作品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影响、形容我们投身主旋律创作的意义,都再合适不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理想。
1 诗选剧
一集25分钟,讲一个故事,换一套班底,以“理想”为名的天空下,总共40集形散神聚——“诗选剧”的形式,对于我、对于国产剧观众而言,都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
但回到创作的开头,创新并不是坦途。
刚接触这个项目时,我内心是打鼓的,觉得不可能完成。创作周期、统筹调度等方面的难题都在挑战我们想要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标准。最终让人坚定信心的,是整个团队对于原型故事的深入研究。
茫茫百年里要挑选40个故事、人物,前期的网络征集甄选已做了充分功课。我和总编剧梁振华接手时,选题筛选到了四个时期的46个原型,我们要继续从中再淘金。如观众所见,我们的作品里基本没有伟大领袖和人们熟知的英烈事迹。除了陈望道、邓稼先等人物,我们选择的大多是相对平凡和陌生的人。关于理想、关于信念,关于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在这一个个具象的人和具体的事上呈现,给了人莫大的感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理想照耀中国”六个字本身具备的极强感召力。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必须要做些什么。
感动过后,我们开启头脑风暴,找破题点,反复研判什么样的故事能在有限篇幅内延展出戏剧性和感染力。许多时候,筛选的过程也是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的过程。比如雷海为最终赢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故事,一度在我们放弃边缘。是韩可一导演提供了新的角度。他说: “你不觉得诗歌的美是种传承吗?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都能通过诗歌的美来疗愈。”我瞬间被打动了。他又提出可以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解构这个青年人在诗歌中沉淀多年的故事,于是有了《生命有诗》。对于科学家龙勇诚的经历,我们也曾犹豫过。三十载驻深山守护滇金丝猴,在剧作表现上至少要拆解两道题,一是戏剧切入点何在,二是野生滇金丝猴可遇不可求。郑世龙导演的方案说服了我,他说人与动物眼神间的对视会带来足够的冲击力与美感。在探讨了更为具体的方案后, 《你的眼神》最后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完成了拍摄。
从形式到手法, 《理想照耀中国》都不走寻常路,是一个打破观众对常规电视剧认知的存在。我们从线性时间的叙事里突围,不按年代来排布播出顺序,观众体感就像“拆盲盒”。我们也在艺术风格上鼓励百花齐放,写意或写实,以情动人或象征意味浓郁,不一而足,许多模式化概念都被打破了。我觉得在一众主题创作中,它是奇葩一朵,不设限、不沉重,如果说传统观剧宛如读小说,那么《理想照耀中国》就像读诗。请观众花半小时,静静聆听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笑与感动,然后我们一起聊聊理想。
2 主旋律
有人问,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回归主流题材,变得爱看主旋律作品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抛给创作者的问题,即探讨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为什么能打动观众。于我而言,“主旋律”应该表达这个民族、这群人共同的期待,表达我们14亿人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创作者用真情实感表达这个命题时会发现,让年轻人置身事外的从来不是主旋律的严肃立意,而是表达方式是否足够生动、有力量能触到年轻人的“燃”点。
我认为有几点是可以总结出的。
其一,要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理念进行创作。你是否真的“下生活”了,是否真的通过所有办法靠近那个年代,是否当真触摸到了那个人?你若是自己都不相信,怎能让别人相信?
其二,所有的创作能否找到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也就是作品能不能通过真实情绪感染到观众,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说教”,审美、影视概念、外化语法上,创作者要不断自我精进。
具体到《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我们有一支年轻的团队。各分集制片人、导演、编剧的平均年龄35岁,最小的一个出生于1998年。我更愿意站在一个总导演的角度,说说我们这些年轻主创在几乎没有稿费的前提下,掏出的他们的赤诚与热情。
40个故事如何分配,有些类似填报志愿。所有导演在看完全部原型故事后,每组都能提交五个目标选题,最终确保每组导演至少有两个故事是主动想拍的、有火花的。
比如王硕导演对边疆的题材情有独钟,《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我们的乌兰牧骑》《白骏马》的故事背景分别在西藏、内蒙古和新疆,都由他拍摄。我们相信,只有导演自己真的内心有感而发,他拍出的故事才会动人,观众也才会共情;只有创作者把脚踩进了真正的泥土里,才能用真实的质感感染人。记得我去玉麦那组,起初我还嘀咕,都是西藏,为什么不在有机场的林芝找景,要来距离拉萨车程12小时的玉麦。但当我翻过山坡,进入玉麦界内,看到写着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几个大字时,就理解他为什么要来。卓嘎、央宗一家守护边境的故事,身临其境的质感无可取代。
又好比讲述战地记者方大曾的《我是小方》一集,导演王为坚持用一镜到底来表现人物的一天。拍摄《纽扣》时,导演郑世龙坚持不棚拍,为了表现改革开放之初温州街头的市井气,在常州改造了一条年代感十足的街。还有《真理的味道》拍摄时,我们有100多张分镜头稿,完全按电影的手法在拍摄。所有重要场景,包括陈望道坐火车时、片尾表现桌上陈设的12本《共产党宣言》等镜头,都预演过很多遍……
这么一群导演,被“理想照耀中国”感召到一起,这也让我想起自己为什么当导演的初心。可能,这过程本身就是创作的“主旋律”。
3 年轻态
导演和编剧班底之外,演员的选择备受关注。因为一部作品予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演员。
《理想照耀中国》里有着各个年龄层的演员。《雪国的篝火》中,为了表现红军过雪山时的艰难与牺牲,将自己埋在雪堆里15分钟的主演是王劲松。《守护》里那位以深沉父子之情成就了一诺千金的父亲张爵谦,饰演者是林永健。马少骅、祖峰等等,我们剧中有许多观众公认的“老戏骨”。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年轻的面孔。这首先取决于原型人物的契合度。40个选题的原型人物里,年轻人居多,因此自然而然选择年轻人来演。导演要做的,是让年轻人回到故事里的年代、接近人物最真实的状态。
现在的网友对于年轻演员尤其是自带流量的演员,有时会持观望态度。好像一说到年轻、流量,就难免与负面评价相连。事实上,我们都年轻过。年轻与主流、流量与艺术,并不天然对立。关键还是看创作的理念,他们能否坚持现实主义的真实感,能否投入情感上的真切感,这才是表演的关键。
《我是小方》在海口的高温天里拍冬天的景,吴磊穿棉袄、戴皮帽子,第一天就中暑了,后续每一天都在战高温。《天河》在林州太行山大峡谷取景,邓伦身处悬崖峭壁边也坚持不用替身,自己吊威亚完成了攀爬峭壁。这些年轻人用笨拙但又最接近真实的方法投入表演,观众会被他们感染。
一旦调动了情真意切的表演被观众接受,甚至能轻轻拨动大家的心,我想,流量的价值与意义也在此刻凸显了。《理想照耀中国》里有许多并不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是藏在历史大事件背后的人物,也有些是平凡人、小角色,我们想传达这样的概念——理想是朴素的,从来都不高高在上。
但同时,我们更希望,这些鲜为人知的英雄、作出过凡者不凡贡献的人,能为今天的年轻人知晓,并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次启示。如果有观众因为谭松韵而了解到中共一大召开的见证人王会悟,因为吴磊而去关注为了抗日救国到处奔走的方大曾,因为赵丽颖看见了投身家乡建设的大学生村官雷金玉,因为王俊凯而被年轻时代的林鸣鼓舞,又或者为了张艺兴、王一博、张云龙等演员而去了解熊大缜、蒋先云、夏荔……如果这些都能达成,意味着我们与年轻人的对话、与所有观众的对话,都是有效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看见网友刷出这样的弹幕——“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理想”,我们会认为这趟洋溢着青春的创作,值得。
作者:傅东育(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总导演)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邢晓芳 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