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至1920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一批批有志青年为探求救国救民道路远渡重洋。几十年后,他们之中出现了新中国总理、元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核物理科学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这就是影响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的纪录片《留法岁月》重温了这段难忘的历史——从1919年3月到1921年1月,先后有1800多名中国青年乘船到达法国,开始了勤工俭学的旅程。而他们踏上寻求真理新征程的起点,就在黄浦江畔。据史料记载,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89名由海路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邮轮在汇山码头起航。随后,又有多批中国学生先后从上海起航。这之中,包括陈延年、陈乔年、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刘伯坚、陈毅、李维汉、李富春、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聂荣臻等。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对该运动非常重视,曾亲临上海为赴法学子送行。
黄浦江畔,中国青年学子海路赴法勤工俭学的首航地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告诉记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轫,要从1912年在北京成立的留法俭学会说起。该学会鼓励青年们以低廉的费用留法,目的是“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当时担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大力赞同,但到1914年受袁世凯政府的阻碍,被迫停办。此后李石曾等尝试在巴黎华工中进行工余求学,1915年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1916年,华法教育会在巴黎成立,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
当时,除华法教育会之外,全国各地也有一些独立的社团组织致力于推动赴法勤工俭学,新民学会就是其中代表。根据虹口区档案局、虹口区委党史办的研究,华法教育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仍是华工教育,并未力推青年学生赴法。随着新民学会发起者毛泽东等人在北京的积极活动,大批湖南青年抵达北京、保定,华法教育会加快了建立赴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步伐。至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成都等地相继设有留法预备学校20余所。
“留法俭学会”和“勤工俭学会”均不设立在上海,为何这里会成为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海路出发地?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开埠后的上海华洋杂处,得风气之先,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吸引了众多渴求新知识新生活的青年在此学习和生活,成为西方先进知识和思想在中国登陆和传播的第一站。同时,濒江临海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码头众多、航运发达的有利条件。
最初,中国学子赴法勤工俭学都是从北京乘火车由陆路出发,途经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华沙等,最后抵达巴黎。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遭重兵封锁,陆路赴法由此中断,赴法勤工俭学改由海路出发,通江达海、航运发达的上海便成了赴法青年学子们的首选之地。
彼时,黄浦江两岸分布着众多码头,其中,始建于1872年的汇山码头在1913年由日本邮船株式会社重建后,是当时设施一流的钢筋混凝土码头。据1919年3月15日《字林西报》报道,赴法学生将于3月17日上午9时30分,乘坐“因幡丸”邮轮至英格兰,然后转船赴巴黎。1919年3月18日《字林西报》第12版的轮船出发信息表显示,“因幡丸”已于3月17日出发,目的地为伦敦。而前一天的《字林西报》的轮船到港信息显示,这班“因幡丸”由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派遣,3月15日到沪,停泊于“BVII”。而“BVII”为“Buoy VII”的缩写,即“7号浮筒”。1928年浚浦总局制作的《上海港口图》显示,7号浮筒位于靠近汇山码头的黄浦江江面上。虹口区委党史办主任王佩军透露,汇山码头位于今天的公平路轮渡码头附近。
第二批由海路赴法学生所乘的“贺茂丸”亦是从上海起航。据1919年3月29日《申报》记载:“……又有第二批学生定于三月三十一日乘贺茂丸放洋……”而除了汇山码头,黄浦江畔的杨树浦码头、黄浦码头等也曾是勤工俭学学生离沪赴法出发地。
“出力最多”,毛泽东曾亲临上海为赴法学子送行
据统计,在当时赴法勤工俭学生中,湖南、四川两省所占人数最多。第一批赴法的湖南勤工俭学生罗学瓒曾在1918年10月16日写给祖父的信中说,推动湖南学生赴法,毛泽东 “出力最多,才智学业均为同学所佩服”。
毛泽东不仅为赴法勤工俭学组织预备班作出了很多贡献,还曾到上海欢送赴法学子。比如,他于1919年3月到上海欢送第一、第二批赴法学生,分别参加了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5号会所和法国公董局大厅召开的环球学生中国会欢送会。根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同年12月,毛泽东从武汉至上海,准备为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蔡母等送行,后由于启程时间推迟,不便久待,先行离开上海。1920年5月8日,毛泽东和即将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在上海半淞园举行送别会,次日,这批会员乘坐“阿芒贝尼克号”前往法国。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当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学子们在欧洲接受教育后,与国内先进分子不约而同都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出路问题,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一页。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承新文化运动,下接中共建党,是中国革命史、教育史中的一座丰碑。”苏智良认为,上海作为留法勤工俭学生汇聚地、出发地和返回地,发挥了独特作用。“这是一座富矿,涉及到的码头、学校、旅馆等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载体,亟须全面调研,整体规划,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展示。”
资料照片由虹口区档案局提供
作者:李婷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