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媛陆小曼的艺术世界正在引起大众关注。
她的画作继前几天亮相于程十发美术馆启幕的“画院掇英——院藏女画师作品展”之后,今天又有一批汇聚在由千彩书坊主办、登陆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的“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这是陆小曼最后的遗存,此前从未公开。
同时,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画册《曼庐墨戏》首发,首次全面地将陆小曼的绘画作品展现在公众面前,对于研究陆小曼、研究相关历史,增添了宝贵的物证。
陆小曼《秋色自然来》
众人印象中的陆小曼,有着太多传奇色彩。
提起她,人们会想到徐志摩、林徽因,想到绝代芳华、风花雪月。
而这些都将她的才华掩盖了。
除了诗词造诣超凡,写文章婉约优雅,又无雕琢之气,陆小曼更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
陆小曼是上海中国画院首批36位画师之一。
她的绘画师承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
其中山水画受贺师影响更大,也受到吴湖帆等大家的指点,汲取宋代院体风格,居高临下,气息高古,似不食人间烟火,又融入了女性的柔美、细腻和秀逸,自成一格。
她的书法娟秀、清逸,也与绘画相得益彰,自成一体。
陆小曼《黄山清凉台》
陆小曼其实自幼便学习书画,与徐志摩结婚后,她又在丈夫的帮助下拜入山水画名家贺天健门下。
当时为了让她安心学画,徐志摩、贺天健与她约法三章: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专心学画,学要所成;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退学。
只可惜,徐志摩在世时,陆小曼画画多少有些懒散。
反倒是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痛下决心,正儿八经画起画来,立志以绘画来成就一番事业。画画占去了她大多数时间,有时整日作画连喝杯茶的工夫都没有。
这正是不为大众所知的陆小曼中晚年的日常生活。
最终,陆小曼以精湛的画艺完成了对徐志摩的承诺。
1941年,她在上海大新公司楼上举办了首场个人画展,展出山水、花鸟等百余幅画作,并且颇受好评。
1949年、1955年,陆小曼的画作两次入选全国美展,直到日后成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专职画师。
1964年秋,陆小曼还曾应画院之请,为成都杜甫草堂画了四幅子美诗意的山水条幅。
陆小曼《黄山小景》
在上海中国画院院长陈翔看来,陆小曼最精彩的还是仿古之作,她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画里的浓浓书卷气。
“她画有一本仿恽南田的山水册页,温润恬淡,颇得南田神韵。能画四王,再画恽南田其实也不难;但是,真正要领会恽南田笔下那种高华的气韵并化为己出,非得要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气质不可。传统中国山水画,纸上笔墨,胸中丘壑,合二而一。心源丰沛,笔墨自然灵动,所以,画如其人,其实讲的就是画家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
陆小曼《日长山静》
陆小曼存世的作品不算多。她最富盛名的一幅作品,是一卷仿董其昌的手卷。当年徐志摩带在身边想趁去北京的机会请当地名家题跋,可惜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但画卷却因放在铁皮箱子里而免于毁灭。
这幅画卷当时已赢得不少名家的题跋称赞。陈翔指出,这些题跋除了客套式的赞誉外,胡适和贺天健的两段跋语反映出两人不同的艺术观,颇有意思。
胡适在题跋中说:“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并劝“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
而贺天健随后则题了一首七绝,反对胡适的看法:“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
虽然贺天健后来的绘画实践其实是符合了胡适的主张,但当时他的反驳除了护犊心切之外,也表达了他和陆小曼共同的艺术主张,即“人世间的山水实境”终不如“画里边的山水境地”。
陆小曼《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次展出的陆小曼书画、文献,来自其1965年病故前的赠予。
当时,陆小曼把这批书画、文献全部赠送给与自己相依为伴的堂姪女陆宗麟,陆宗麟过世后由其子邱权保存至今。
今天首发的画册则不仅收录陆小曼收藏的这些自绘作品,也包括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陆小曼作品,还将陆小曼的老师贺天健、钱瘦铁等人的作品,以及同时代上海女子书画会画友周炼霞、陈小翠、李秋君、庞左玉等人的作品适当纳入。
此外,画册收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梁思成等人的少量诗稿、文字,以及陆小曼的部分手稿,包括临书存稿和自用的碑帖,这些文献见证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