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最近,“郦波品诗词与人生” 系列陆续出版了《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最是人间留不住》和新作《道是无情却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精选18篇历代名诗,将情感、哲思、人生体悟融汇纸间。郦波带领读者深入品读诗歌的唯美意境,他认为,诗词于人生有其无用之大用,一为与自我达成和解,二为与他人和解,三为与天地自然和解,然后在和解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真谛。此外,“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系列图书新近出版,专为青少年打造,分《郦波讲学习之道》《郦波讲为人之道》《郦波讲处事之道》《郦波讲齐家之道》四册。学者郦波从孩子成长教育过程里的学习、为人、处事、齐家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并在上海书展期间带来主题讲座,以当下语境解读古典文化中的瑰宝。
创作过程中,郦波不是简单地选取相关典籍进行评注和解读,而是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根据图书主题选取经典故事,减少说教。书中不仅有传统家训,还有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夜读等家喻户晓的典故,以及古代文化名人的奇闻轶事。经出版方授权,从书中摘编有关学习之道的章节。
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朱熹《与长子受之》
学习第一重要的事是什么?是记住多少旧知识,还是掌握多少新知识?其实都不是。学习第一重要的事,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像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教育长子时所说的一记、二问、三思考,其实就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习惯。
首先,是记。
读书不动手,所失九分九!这是说养成边读书边动手摘抄,或写读书札记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读书中的所思所得,事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会丢失掉的。
事实确实如此,人在看书时的思想与灵感大多是碎片式的,而碎片化信息的遗忘率是最高的。随着间隔时间的拉长,这些知识的信息的遗忘比例也会增加,读书后一个星期左右,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九就会被全部遗忘。这样看来,一个星期前所读的书,基本上算是白读了。
这也是很多人仿佛看了很多书,却始终没有什么大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读书不动手,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路,丢一路,花了很大的劲儿,其实收获却不大。
反之,如果能养成读书动手做札记的习惯,一不小心就会收获意料之外的巨大成果。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自幼勤学,他六岁启蒙,十岁开始读史书。有一次,他的祖父把一本《资治通鉴》交到他手里,然后又语重心长的说:“有的人看书,只有粗粗浏览的工夫,却没有读透的水平。不知道你是哪一种。”
祖父的激将法非常有效,顾炎武当即发下誓言,一定要做读透《资治通鉴》的人。随即他给自己定下三条规则,相当于自读《资治通鉴》的约法三章:
第一,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
第二,限定每天所读内容必须抄录一遍。
第三,每一卷都必须写札记,写读书笔记。
这就是顾炎武的“自督读书”法,他终身都严格执行,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读书与治学习惯。而他每卷都要做札记的第三条规则,更是催生出了一部惊人的学术著作——《日知录》。
《日知录》三十余卷一千余条,内容涉及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史法、战争、考证、天象、地理、术数等,几乎无所不包,堪称百科全书。而如此繁富的内容,就是顾炎武每天读书做札记日积月累所得。涓涓细流终于汇成江海,顾炎武的学术造诣也因此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郦波解读中华传统智慧”系列
郦波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
其次,是问。
中国人治学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问学”,意思是“非问不成学”,由问而学,才叫“学问”。孔子被称为圣人,其学问是儒家学派的根基,但孔子的学问也是通过问学而来的。
孔子去周的故都,听说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便恭恭敬敬地前去请教。当时的孔子已经负有盛名,而老子的学说与孔子的学说并非一脉,孔子在老子面前
却还是像小学生一样,虔诚问学,并获益良多。
孔子讲究问学,不仅向水平高的人请教,还主张不耻下问,也就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习。
有一次孔子入太庙,把祭祀过程中的每一处小问题都仔细地请教别人。当时,就有人笑话孔子说:“不是说孔子学问很深,对于礼制无所不精吗?怎么还会向他人请教这个,请教那个?看来他也没什么真本事啊!”
孔子听了,只是宽容地笑笑说:“其实不耻下问就是一种礼,就是一种学问啊!”
再次,是思考。
关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论语》有一句名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的“思”,指的就是思考、思维。此处的“罔”,指迷惑、迷惘而无所得。孔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学习而不思考就容易受蒙骗,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带来危险。”
要知道,孔子所说的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是指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这里,孔子是从两个角度谈问题,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因为一个只学习不思考的人,很容易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辨不清书中的错误和糟粕,最终可能受骗上当。反之,一味空想却不结合实际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的人,那么他所谓的思考也仅仅是空中楼阁,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最终当然会一事无成。
其实,前面的一记、二问,既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种思维习惯。当然,是一种隐性的思维习惯。
那么,为什么“记”与“问”在学习过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呢?
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信息的了解与接受,其实常常是被动的;而这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惰性造成的。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花了很多时间却收效不大的症结所在。
一言以蔽之,是被动的思维状态导致了学习的效果事倍功半。
解决的办法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从动手去记、动脑去想、动嘴去问的那一刻开始,大脑的思维状态就开始由被动变为主动,脑细胞的深层活跃度被激发开来,天长日久,人的潜能也就相应地被开发出来了。
所以是否能养成积极动脑、主动问学、善于思考的习惯,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也决定着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沧溟先生如是说:其实,学习没有那么苦,如果你觉得苦,一定是因为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太被动、太不得法了。如果你能变被动为主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写一些心得体会,多向人请教,多揣摩,多思考,学习就会乐在其中,收获在其中。
作者: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