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了智商、情商,有关孩子艺术审美的“美商”也越来越重要?业内指出,这关乎着孩子对色彩、线条、构图、比例的判断,也为他们日后全面成长打下审美基础,有助于视觉化呈现所思所想,更善于表达与观察,让孩子们投入于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
日前,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市少年儿童童话童画作品展日前在安徒生童话乐园颁奖,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入围奖50名、优秀组织奖3名。本届画展上,孩子将经典童话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再创作”,聚焦童话之外的力量,增强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画面里既有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用稚嫩笔触抒发了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精神风貌。
五年前,恰逢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100年,《童话童画》作品展应运而生。在学者看来,童话它以其极强的游戏精神抓住了爱好幻想的心灵,为儿童营造了一方精神乐土,带入一个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使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唤起天性中的良知与美德。
而童话童画的活动,把童话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作了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在理解童话、体会童话、感受童话的基础上画出独特体验,用画笔在童话世界中自由驰骋,达到精神和身心的愉悦,促进精神成长。童画熏陶孩子们的真善美,锻炼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从油画、版画、剪纸、创意画到这届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主题画,五年来这一品牌活动反响热烈。本届作品展先后在上海陆悦汇、安徒生童话乐园、杨浦区文化馆进行巡展。据悉,2020年第六届童话童画作品展——中丹建交七十周年主题展,将嵌入具有四千年历史的非遗帛画内容。
【延伸阅读】
今年正值中捷建交70周年,为促进中捷两国的少儿文化交流,首届“橙梦想·小小插画家”大赛的创作主题,以捷克人气绘本 《穿越神秘屋——这是一本必须画完的书》中的故事为背景,围绕“我眼中的美好”进行主题创作,表达每个人心中独特而美好的世界。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大赛优胜作品和捷克小朋友们的作品在展会现场进行展示和交流。
“我眼中的美好”大赛颁奖典礼暨中捷少儿文化交流活动在CCBF分会场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举行。146位优胜选手获得由捷克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与大赛主办方联名签发的证书,并将被收入大赛中英文双语版画册获得出版。展览首日,来自捷克的米兰·斯达里、来自韩国的金向寿等大赛评委,分享了评审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对少儿艺术教育的心得。《穿越神秘屋》作者还亲临展会现场,带来生动的铅笔画技法课程。“创造性的活动能教会孩子以开放的心态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些学到的思考方式可以让孩子们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米兰看来,我们不能忘了艺术教育对孩子来说不仅涉及绘画技能,也与他们的思想有关。
“儿童绘画的特点在于天真,自由和稚拙,而非一般意义上强调的立意,色彩,构图和创新等,它不求形似却能意趣盎然。还有一个就是作品要有叙事的故事性,有趣又能让人产生联想。”袁银昌说,家长不要急于追求形似,要充分鼓励和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加以引导,教授其达到最佳表达的途径和方法。
金向寿建议,不要把孩子作为大人应该教育的对象,而是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索。“等到孩子亲自挖掘出来的那一刻,大人默默地看看他们就可以。因为孩子并不是一定要做好的存在,而是该出去玩玩的。”
以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沈楦棠为例,他一个人囊括了最美视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构图奖和最佳色彩奖四个大奖。评委们对他的作品《清暑好滋味》的评语是:满满的构图,自由的笔触,画出了夸张变形的三个吃西瓜的人物,父母在两边,小不点挤在中间,形象夸张却可爱,作品通过吃西瓜这一日常,表现了生活的甜蜜和浓浓的亲情。
去年起,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携手意大利博洛尼亚展览集团合办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橙梦想·小小插画家”大赛初衷是借助CCBF平台为16岁以下少年儿童提供艺术启蒙和创作交流的国际舞台。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主办方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