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周年之际,由中国搪瓷百年展览馆馆长谢党伟发起、60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书画家爱好者共同参与创作的《“一带一路”中国画搪瓷百米长卷》将于9月29日在嘉定区八分园揭开面纱,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该长卷于今年6月17日开笔,历时三个余月完成。在百余幅一米见方的搪瓷板上,创作者们悉心描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而将历史悠久的中国书画艺术与现代搪瓷工艺有机结合,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上海是中国搪瓷工业的发源地,已有百年历史。期间,搪瓷从一种时髦高端奢侈品到“家家有、人人用”的普通家庭生活用品,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变化,是承载江南文化和民族记忆的“容器”。
据谢党伟介绍,搪瓷这种工艺,在清末以前一直都是宫廷独享,被历代帝王当做皇权与尊贵的象征。1916年,首家中外合资的搪瓷厂——广大工场在上海虹口建成。国产搪瓷成为全民产品是在“五卅”事件之后,在全国洋货抵制潮中搪瓷崛起,成为当时的高新技术。搪瓷在当时的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梁实秋父亲不可缺少的“直径在两尺以上”的洗脸大盆,是张恨水熬夜写《金粉世家》时在炉子上呼呼作响的搪瓷茶壶,是张爱玲从常德路公寓出门买菜提着的网兜里用来装豆腐和甜面酱的“洋瓷盖碗”, 是萧红记忆里鲁迅旧家水门汀地上擦擦响着淘米洗菜的“洋瓷盆”。
1949年以后,上海市为了帮助搪瓷业恢复生产,预付大批定金订购军用搪瓷饭碗,搪瓷行业由此渡过难关,进入稳步增长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搪瓷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搪瓷出口创汇,还被当做国礼。进入上世纪90年代,搪瓷业一度危机重重。21世纪以来,搪瓷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很多搪瓷厂已经转向日用品之外的医用、洁具、厨房设备、管道、建筑外墙等新领域,搪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港珠澳大桥隧道里面的装饰板全部采用搪瓷材料,用量达7万多平方米,因为搪瓷耐海风、盐水侵蚀,可以做到几十年“面不改色”。已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有搪瓷的身影,4000多平方米的装饰板采用了这种材料。
《“一带一路”中国画搪瓷百米长卷》的创作,是对搪瓷功能的又一次全新开发。“这对所有参与者而言,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创作实践,更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担当。”87岁高龄的杨永椿如是说。作为上海曹杨书画协会会长,他是此次手卷创作的组织者之一,也年龄最大的一位参与者。
他透露,以搪瓷作为载体作画,对全体创作者是不小的考验。“从在宣纸、画布上用墨汁、颜料创作,到在搪瓷板上用特种颜料创作,用笔、效果等完全不一样。”搪瓷板最大的特点是不吸收:颜料沾多了,笔拉不开;颜料沾少了,一笔画还完不成。颜色调得太浓了,形成堆积,烧制后会爆裂,严重影响成品质量;颜色调得太薄,色块便不均匀。最终,创作者们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点状重叠法,如期完成了一幅幅画作。他们还创新运用喷色的方法完成了封面、封二、前言、后记及创作者名单的制作,确保了长卷的统一。
而绘制的内容,如何选择?谢党伟告诉记者,每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有多个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为此,他们会提供十几个备选项,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专家组成的审核组,根据搪瓷工艺的呈现效果,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画面,确保一眼望过去就知道是哪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新加坡的双子塔等。
据悉,《“一带一路”中国画搪瓷百米长卷》尚未正式亮相,沪上乃至长三角地区已有十几个场馆前来接洽巡展事宜。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