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批旅居或移民海外的华人作家备受关注,比如前不久热映的《妈阁是座城》正是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此前根据张翎小说《余震》《空巢》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一个温州的女人》也曾获多个奖项。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汉语写作的恒久魅力,丰富了当代文学宝库。天然携带的母体基因与异域体验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海外写作在何种程度上丰富了华文文学?
日前,普鲁斯特下午茶第十期“母语的海外孤星——《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在上海外滩举行,作家夏商身兼“策展人”,与作家、评论家、出版人围谈海外华语文学现状,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游于尘外协办。
对远离故土的海外华人来说,写作更多是出于情感需要
《海外华语小说年展(2019)》遴选范围涵盖2018整个年度,书中收录一批移居世界各地仍笔耕不辍的作家作品,包括白先勇、陈河、张翎、陈永和、陈谦、黄锦树、范迁、李凤群、柳营、张惠雯、二湘等人的小说。
“这份名单有名宿,有中坚,有新锐,共同点是,拥有完备的技术训练,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拥有更立体的观念。”该书主编夏商观察到,移民文学是全球飘散的蒲公英文学,某种意义上,母语也是祖国,是随身携带的精神层面的祖国。海外华语创作人口基数庞大,几乎每个华人社群中都有文学爱好者。
在他看来,对远离故土的海外华人来说,写作未必是一种生存需要,而是情感需要,从颠沛和艰辛中逐渐安顿下来,选择用母语抒写乡愁简直是本能,散文和短诗是海外华语写作的基本文体,隔洋对着故土怀旧则是写作的底色。大批的爱好者滋养了文学,没有这些拥趸,文学就失去了广袤的土壤,真正的作家也难以在过于贫瘠的土地上抽穗而出。
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谈到,文学的本质事关灵魂,事关人类永恒的心灵的解放,“约一个世纪之前,鲁迅这一代作家,为什么能够在日本坚持写作、回国后在北京也能继续坚持创作?鲁迅后来为同时代人编集册的时候,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这个群体命名为流域文学。他认为,个体到了外地,精神上眷恋故乡的时候,反而更能写出好的作品。”
在题材和气质上,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性
在学界看来,海外作家会遇到写作身份认同的问题、为谁写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庞大而具体,每个作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至少这批写作者在题材和文学气质上,为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多元性。这也证明一个事实,海外华语文学既非盲肠,也非鸡肋,而是满汉全席之盛宴。
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闳看来,盲肠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消化系统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担着免疫调节功能。“海外华语文学也应是我们语言的免疫器官。这本书及其后续效应,可通过在海外的传播,给予海外作者更大的自信,让他们有更强大的文学抱负。”
复旦大学教授、评论家王宏图在德国汉堡生活数年,他观察到,海外的词汇更新特别慢,“国内可能一段时间就产生了百来个新词,社会热点热词的更新非常快;研究海外的华人报刊或媒体会发现,词汇更新速度慢得多。”他以作家卡夫卡的词汇为例说,卡夫卡是居住在以捷克人为主体的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而在布拉格说德语的人本来就少,说德语的犹太人又是一个小群体,所以卡夫卡的小说中,德语的词汇量跟德国本土作家比起来实际上小很多,这可能是海外写作的一个代价。但另一方面,作家往往拥有新的视野,独特的人生经历反过来提供了足够驰骋的艺术空间,不啻为一笔丰厚的馈赠和题材储存,换个角度看世界,能够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十年前谈到海外华文,一定少不了离散、乡愁、身份认同等关键词。这和当时国家实力对比是有关系的,那时大家更多带着一种向往的心理和差异视角。但这几年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如今中国整体实力不断强大,出国旅游、出差、居住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离散或乡愁,成了远去的文学概念。”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娟说,比如90后这一代人几乎没感受过城乡差距,迥异于之前那一代留学生,心态更平和,触动他们的是国际化语境里每个国家年轻人都体会到的青春阵痛。以青年作家二湘为例,她的生活经历丰富,在写作时更多呈现出全球华人年轻女性或中年人所面对的精神危机,但这种精神危机跟国籍是没有关系的。
张娟还谈到一个现象,当年不少海外华文作家更多依赖在国内生活多年的经验,那经验写完了怎么办?一些作家将目光投向历史身处,比如陈河在写《甲骨时光》的时候,不再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多转向严谨的历史文献考证,查阅的资料相当于读一个博士学位。
创新编选形式,构筑“纸上展厅”
书名之所以叫年展而不是年选,夏商如是解释: “选”是内部收缩的状态,“展”是向外开放的状态,一字之易,气质迥然。封面是延伸的展厅,参展小说家的辑封,采用宛如展品的悬式头像。翻阅的过程,如同移步纸上展厅。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看来,这种以展位-参展小说-参展小说家排列装帧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编选方式,别出心裁。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两大特色在于:小说年选一般由批评家担纲主持,《海外华语小说年展》打破了这个惯例,是以小说家的眼光来扫描同行;现代小说来源于西方,一般只分短篇小说(故事)和长篇小说,比如前几年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不少作品按中文的算法,都是所谓中篇小说的体量,《海外华语小说年展》不标注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模糊其界限。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