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或是中国古典小说当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部书。
中国的孩子,多是自《西游记》开始接触中国的神话人物。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本领高强的猴子,斗妖捉怪、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处处皆有瑰丽奇幻之美。
孙悟空曾是无数中国小孩心目中的英雄。我亦如此。
《西游记》故事之源,始于初唐时的玄奘高僧前往印度求法的史实。公元629年,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历尽艰辛,九死一生,跋涉五万余里,经西域十六国,前后四年,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在那烂陀寺学习,取回经典六百五十七部,于公元645年远涉归国。
玄奘法师又耗时十九年,翻译重要经论七十五部,合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相当自汉至隋全部汉译佛经数之和,实为一代佛学大宗师。玄奘据其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文笔绮丽,所记为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向为世界学者所重。
玄奘法师一生传奇,为宗教著作和民间文学平添了奇异之色。从《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高僧玄奘,到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猴行者的出现,再到元代《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众聚首,直至明代《西游记》小说,《西游记》故事才完成了整个动人情节的旅程。
这部书在古代,其实大类于今日之网络小说,并不为正统文人所重。我早岁阅读兴趣在文史,阅历渐深,转喜《西游记》,亦为一趣。然则我读《西游记》也颇历周折,幼时看《西游记》连环画,及长始读小说原文,往往也是略过小说回目以及文间诗词,盖为小说情节所吸引,不及其余。
嗣后年齿渐增,憬然而悟,原来《西游记》之回目、诗词、所延伸之斑斑典故才最为有趣。长夜辗转,一灯萤碧,每次重阅,皆有不同心得。甲午年元月,我斗胆设“凭书馆”一所,现场以评书讲谈《西游记》,重加诠次,晃眼间,竟已四年矣。
如今回首曾过眼诸般《西游记》连环画,由于彼时时代原因,以及孩子们的阅读定位,小说中不少情节已经篡改,其中蕴含之趣味,亦删削殆尽。每阅原作,不免思忖,如何才能让今日的少年朋友们,以图文相配之形式,更好亲炙这部名著呢?机缘巧合,戊戌岁中,康君微信传音,多番辗转,促成了这册《彩绘本西游记》。
这些《西游记》彩绘插图,原藏江西萍乡图书馆,原作规格为36×24厘米竖版,棉纸工笔彩绘,金属饰品以真金勾点。原作并未标明创作时期,也无作者署名,更未见钤印留痕,但以绘画的青绿石色应用和描金勾画观之,有清代庙堂建筑壁画之韵,古典小说绣像插图手法,总计三百幅,可串联起整部《西游记》故事。
此次我有幸能为这些彩绘插图配文(本书收录299幅,其中1幅之情景,在现今《西游记》版本中找不到对应故事,故而舍去),撰写之初,选清代《西游证道书》为底本(从文学性上讲,此版本阅读更佳),参照“世德堂本”《西游记》为补充,语感上尽量与原作相类,使之具有明清小说之风,对于《西游记》原作“收放心”之论,以及“心猿意马”“剪灭六贼”“二心争斗”等寓意,悉数保留。三藏师徒登程后之四季时序,因与故事大有关联,尽皆标明,期望少年朋友们可于图文并茂之中,对《西游记》原作有完整的了解。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胡适对《西游记》研究甚深,还改写第九十九回,有“观音点簿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一万余字,将小说原来通天河老鼋将唐僧师徒淬下水去之情节,改为唐僧独自登三兽塔,舍命布施,超度冤魂,完成佛门中最讲究的果报,“了一段公案”,实行大乘佛教的真菩萨行,待他醒来,断除一切烦恼,“心里觉得快活”。
《降魔修心:彩绘西游记》
绘者:佚名
作者:林遥
领读·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我的评书《西游记》尚未讲评结束,此次借将原作数十万言缩写至十万字篇幅之机,“了一段公案”,先期写到“五圣成真”,心里也觉得快活。若读者诸君,徜徉图文间,不嫌作者才疏识浅,率尔操觚,也能够“觉得快活”,则于愿足矣!
(《降魔修心:彩绘西游记》一书后记)
作者:林遥(作家、非遗“京味评书”传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