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本丛书的叙事空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上海一直是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战场。如何发掘利用好上海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沪上学界、出版界的重要命题。”今天下午,《红色视域下的上海——中共中央早期机关报<解放日报>上海新闻整理汇编》首发暨座谈会在沪举行,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说,这套丛书从红色视角出发聚焦上海,是以新闻叙述再现历史本貌的资料性著作,堪称中共党史、上海史、新闻事业史研究的重要历史文献。
“红色视域下的上海——中共中央早期机关报上海新闻整理汇编”系列丛书,以革命战争年代中共中央机关先后发行的三种主要报纸《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素材,从中选取与上海有关的报道汇编而成,由上海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联合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份报纸有关上海地区的报道贯穿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今天首发的《<解放日报>上海新闻整理汇编》含8册,梳理呈现1941年至1947年间该报关于上海的报道,真实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一起,在民族危难时期浴血奋斗、救亡图存的时代图景,既回顾了半殖民半封建时代下民族民生的沧桑百态,也重温了革命先驱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革命历程。今年10月,《红色中华》及《新中华报》上海新闻整理汇编将推出,丛书第一辑届时出齐。
近80年前中共关注上海哪些问题?一个个镌刻历史足迹的版面有丰富记录
从清凉山巅到浦江之畔,相隔千里,一张报纸将之紧密相连。1941年5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这也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首份大型日报。1949年4月24日,党中央决定将该报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一脉相承的不仅是报名,还有一以贯之的关注焦点——党的诞生地,上海。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确立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与发展壮大的主战场。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埠,也是国内外各种政治和经济势力博弈的舞台。1933年党中央虽由此迁出,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直处在共产党人视野之中。身处农村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上海的关注集中于哪些问题、哪些领域,延安时期的这份日报提供了完整的线索和丰富的记录。
比如创刊第一期上发表《沪郊游击队活跃》一文,报道了共产党在沪抗日斗争事迹,此后6年对上海的报道持续不断,涵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经济侵略、各国势力较量、金融经济形势、上海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慕尼黑阴谋在上海》《上海青年反法西斯底斗争画卷》《半年来的上海工人运动》等报道勾勒出红色视域下上海的形象。
与会专家认为,这套丛书为上海留下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也以特殊视角揭示了上海作为红色革命重镇,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及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显示了共产党人对国运、时局、民生的关切与思考,也是其政治理念与立场主张的具体体现。不少报道对时事反应敏锐而迅速,比如战时上海的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爆发,这份日报接连刊发《上海美国银行与德意银行停止交易》《福克斯赴沪考察》《汇丰银行宣布新汇率 法币外汇比值提高》等一系列报道。报道视域也极其广泛,既涉及国际局势,如《日美关系微妙声中 沪美侨又撤退一批》《德在远东加强策动》等,也关注上海对后方民族工业的影响,如《上海游资逐渐内移》《当前大后方的工业》等。其中,关于上海的报道最为集中的是1941年、1946年——前者是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之年,后者是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动之年。
正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所言,“对处于偏远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报纸是了解外部世界动向的主要途径。在党中央机关报上刊载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对现实和历史的一种记录,同时其选题和内容也反映着报纸指导者和编者的眼界和水平。……国情和实践使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然而这些怀抱革命理想的先辈们眼光并未因身处农村而受到局限,他们始终放眼全国、放眼世界。正是这种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丛书集纳的报道中,不乏民生民情细节,犹如历史大框架下的生动注脚。比如,1941年6月14日刊登的《迷乱的上海》一文写道:“现在上海如果要找房子,一间客堂楼至少八十元,多则一百五六十元,亭子间也贵得可惊人;一个煤球的价格,等于抗战前的一个鸡蛋;一出大门,就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乞食者;头上的帽子,一不小心,就会‘不翼而飞’;可是跳舞厅,电影院,旅馆,却是笙歌妙舞,通宵达旦,敌人占领区更是‘鬼蜮的世界’。”在陈超看来,丛书的出版为史学研究构筑津梁,帮助学者进一步深入风云际会的历史时期,探究其肌理细纹。
对于学者而言,这套文献集著不仅是“历史资料素材”,还意味着新的研究路径和视域。
“就上海史研究而言,作为一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显学(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已是人才济济、成果累累,其中不乏以报刊为对象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报刊为研究对象的上海史研究成果也为数不少,但基本上都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出版的机关报刊以及其他报刊为研究对象,但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到成熟时期的、具有中央机关报性质的报纸以及其他不在上海出版的重要报纸是怎样反映评说当时发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的,至今未引起上海史研究学者高度重视,有关成果也极为罕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评价,这一新的研究路径、新的研究视域,完全可望生产出一批新的上海史研究成果。
数字化技术为历史拂尘,推动红色文献的复原新生
如何让布满历史尘埃的红色文献得以更好保存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数字化、大数据是路径之一。作为丛书内容主要提供者,延安大学图书馆的红色文献大数据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时期的报纸,印刷质量差,字迹模糊,繁简交叉,有手工刻版,也有竖版,且错误较多,OCR识别非常困难。”延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丛书主编贾翠玲介绍,延安大学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本校大学生先后参与近百人,历时三年克服数字化过程中诸多技术和质量问题,终于完成了《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三种报纸共11043个版面8508万字的全文数字化工作。
之所以选择筛选整理这三种报纸,因为它们一脉相承——《红色中华》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是中国共产党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铅印大报,该报于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暂时休刊,1936年1月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更名为《新中华报》;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在延安出版。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这份大型日报由原来的三日刊《新中华报》与新华社蝙发的《今日新闻》合并而成,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报名交由上海。其中,《红色中华》关于上海的报道近半数集中于1932年淞沪抗战前后;《新中华报》历年均有一些关于上海的报道,包括淞沪会战、日军进占上海、当地抗日与反对汪伪政权的活动等。
据悉,为保护传承党的珍贵历史文献,延安大学图书馆组织实施“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建设,打造了集承载、保存、传播、传承、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大数据平台,平台中“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对《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等早期中共中央机关报纸进行了全文数字化,并提供了图文对照方式及多种途径的检索功能,对报纸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挖掘整理。
“红色文献的全文数字化,保护了党的重要历史文献,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贾翠玲说。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