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5月12日),由文汇报社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的“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将于上海中国画院(岳阳路197号)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12日(除国定假日外周一馆休,开放时间为9:30至16:3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描绘解放上海峥嵘岁月,或展现建设新中国火红年代的经典国画将汇集在此次展览,总计40余幅。
其中,创作于1957年的《解放上海》手卷将首次与观众见面,由八幅作品装裱成一张长卷。吴湖帆、林风眠、陆俨少、郑慕康、周錬霞、吴青霞、来楚生、唐云、丰子恺、程十发、刘旦宅、贺天健、江寒汀、朱屺瞻等名家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真挚创作将集结亮相,近半数以往甚少展出,甚至从未露面。
谢之光、陆俨少、唐云、方增先《东方的曙光》,无年款
拂去时间的尘埃,今天的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品依然那么动人,散发出恒久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被当时新的时代精神所催生出朴实、诚恳的创作激情跃然纸上。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既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也感受到艺术家在文化观念、笔墨语言、创作心态、创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审美转换。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吴青霞、朱梅邨、汤义方、潘志云,1957年
平均年龄近50岁的7位前辈画师共同描绘上海解放,画出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
此次展览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解放上海》国画手卷进入公众视野。这一手卷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合裱于一张长卷,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八幅作品除《扫雷》为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外,其余均是每人独立创作一幅,分别为:汤义方《组织起来》、朱梅邨《反驻军》、郑慕康《送军情》、周鍊霞《引路》、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潘志云《刘行战斗》、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
郑慕康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吴青霞以画鲤鱼闻名,朱梅邨所作的山水苍润浑厚……参与这组《解放上海》作品创作的画家,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坛前辈,也都是上海中国画院的第一批画师。当年创作时,他们的平均年龄近50岁。画面凝聚着画家们朴素、真挚的情感,画出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满溢着感恩的心情。
这组国画描绘的并非都是枪林弹雨、炮声轰鸣的宏大战争场面,不少作品选取的其实是解放上海的一个侧面。比如周錬霞《引路》刻画的是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的场景;董天野《军民一家抢救生产》将视角定格田间地头,描绘解放军战士与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抢救生产的画面。众多不同的视角共同连缀出一幅生动、立体的解放上海图景。在这组作品中,画家们都各自发挥所长——且说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的《扫雷》,擅长连环画的汤义方负责画面整体创稿,人物画高手郑慕康承担起画中人物部分的创作,而画中景物的处理则理所当然地交由以山水画见长的朱梅邨。
1957年时值上海中国画院筹备阶段,当时已完成画师聘任,开始了有组织的现实主义创作。这批以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作品,便是画院最早组织的创作之一。
朱屺瞻《绿化都市》,1959年
俞子才《挑灯夜战》,1959年
他们笔下的崇明围垦、上海港建设,凝结着这座城市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出现了一大批以新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太多前辈艺术家,都留下过相关经典之作。此次展览就汇集了不少,如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林风眠《轧钢》、谢之光《万吨水压机》、丰子恺《饮水思源》、刘旦宅《披着霞珠迎朝阳》、来楚生《收菜籽》。其中不少作品反映的就是上海一带发生过变迁,凝结着这座城市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将跑马厅收归国有,原址的南半部建造为人民广场,北半部改造为人民公园。1952年国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当时全市人民重要的活动中心。朱屺瞻创作于1959年的《绿化都市》,就是一幅取材于人民公园的写景之作。这幅作品是他探索城市新生活的艺术风格创造。朱屺瞻以“深远”视角绘前景中绿树葱茏的人民公园——当时的人民公园,小河环绕,河上有小桥十座,桥旁有各式凉亭、石亭、茅亭,游人可在荷花池观鱼,亦可以手划木船代步畅游全园。此情此景尽收眼底。画家又以“平远”视角绘有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只见南京路上熙来攘往,12路电车穿行其间,行道树整列街道两旁,热闹一览无余。
上世纪60年代繁忙的上海港码头,被陆俨少用一幅创作于1966年的《上海港》定格下来。画中大型货轮停靠在码头上,车流穿梭不息地吊装运输着货物,轮船烟囱蒸腾出的烟气飘耸入云,远处黄浦江畔鳞次栉比的外滩建筑在云水之间若隐若现,钢铁货轮、城市楼房、马路汽车的线性结构和朦胧缥缈的烟气、云水形成了对比。
1960年代初的崇明大围垦,上海市民同样不会陌生。唐云、陆一飞、王仲清1961年合作的《围垦崇明第一船》即艺术化地展现了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这幅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神妙结合,也是有着不同擅长的画家们合作的典范。三位画家中,唐云擅长花鸟,陆一飞擅长山水,王仲清擅长人物。画面各取所长,在传统花鸟画铺陈的大背景中,以新人物画技法勾勒的画面主体——参加围垦的人们占据了画面的中远景,近景则以逸笔勾画的花鸟展现出海派花鸟画的气质,为这幅现实主义的作品增添了几笔传统国画所讲求的意境。
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
从事艺术创作,要的就是有感而发,这给了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们以启示
展览中的众多作品折射出老一辈画家在进入新中国之后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仿佛是对所处时代的积极回应。
其时,祖国大江南北掀起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盘山公路、水库、大坝、水电站、钢铁厂、现代化纺织厂等一系列新鲜事物竞相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实在人们身边发生着。从旧社会累累苦难中走来的艺术家们,与扑面而来的新气象新发展新人物新精神相遇,心悦诚服,信心满怀。拿起画笔,热情高涨地表现与讴歌现实生活、劳动人民,成为他们发自肺腑的自觉选择。
一时间,走出画室,到现实生活中去,在艺术家群体中蔚然成风。而这些艺术家们在积极融入现实的同时,也对传统国画技巧进行着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当年的这样一批作品,使得中国画的艺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就了美术史上特有的“新国画”“新山水画”。
这样一批作品,同样给了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们以启示,从事艺术创作,要的就是有感而发,有了自然流淌的感触,技法上的探索、创新也将水到渠成。
谢之光《万吨水压机》,20世纪60年代
吴玉梅《女社员》,1964年
陆俨少《上海港》,1966年
林风眠《轧钢》,1950年代
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1957年
丰子恺《饮水思源》,1962年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王彦
图片均由上海中国画院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