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汇聚了古今中外各个建筑流派的经典之作,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成为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很多人说,老建筑里不仅隐藏着巨大的人文历史价值,也隐含着建筑学上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还有很多人文的故事、历史的故事。建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这些建筑都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它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支撑着城市的未来。
去年以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徐汇、黄浦、静安、长宁、虹口、杨浦等六个区积极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584栋优秀历史建筑二维码设置完成。黄浦区策划“走进外滩建筑”项目,开放了外滩源一号、和平饭店等七座优秀历史建筑;静安做了“乐游静安”VR全景的旅游地图;长宁专门就乌达克的老建筑之旅做了微旅行活动,虹口串联名人故居,构成现实和数字相融合的无围墙博物馆;杨浦结合沿线旅游导览通过VR全景地图让游客全方位了解滨江历史建筑;徐汇区邀请专家和社区居民、游客一起完善怎么把阅读做得更丰富……
上海市文旅局局长于秀芬做客上海广播“民生访谈”时透露,今年,“建筑可阅读”将有新提升,从深挖文化内涵、扩大参观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和促进市场活力四方面入手。
于秀芬介绍,首先要深挖文化内涵,把建筑背后的故事讲透讲好。其次,要扩大参观范围,除了开放更多的可预约参观建筑资源之外,还要拓展预约渠道,逐步延长参观时间,方便市民游客预约参观。第三,提升服务品质,提供更多的语音讲解、网络视听讲解等服务;为更多特殊人群提供志愿者无障碍服务;有的建筑可能一时无法全部开放,就一栋一栋做好VR服务,用虚拟现实技术满足市民游客的参观需求。第四,促进市场活力,政府将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鼓励,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旅游服务、讲解导览、旅游纪念品等各个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广播民生访谈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