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萧军合影。◆萧红写给萧军的第三封信。底图为电影《黄金时代》剧照。均资料照片制图:李洁
萧红写给萧军的两封亲笔信以及萧军为《晚晴集》手写的序,昨天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填补了该馆萧红、萧军手稿收藏的空白。现当代文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指出,这两位中国近现代知名作家与上海关系特殊,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两部代表作都是在鲁迅的帮助下于上海出版的。此番二人手稿“安家”上海,意义非凡。
萧红的两封书信能留存至今,堪称奇迹
身处动荡年代,萧红、萧军的手稿十分珍稀。尤其是萧红,年仅31岁便去世,学界曾经一度以为她没有手稿存世。“此次入藏的这两封书信能够留存到今天,堪称奇迹!”手稿的捐赠者、萧军的长孙萧大忠如是说。
据透露,这两封亲笔信是萧红从日本东京写给萧军的。萧大忠介绍,从1936年坐船去东京开始,到1937年回国又至北京,萧红给萧军写了42封信。两人分手后,萧军将这些书信打包托朋友带还给萧红,但由于时局动荡,行程未果,这批书信又回到了萧军手上,历经众多波折。1940年,冒着路上被国民党关卡检查出来的危险,这些书信随萧军从重庆到了延安。日本投降后,1945年冬,萧军随着东征的队伍从延安出发去张家口待转路去东北时,装着这些书信和文件的箱子翻落到河里,险些毁于一旦。亏得萧军事先用油纸包裹了几层,才没有全部被水浸透。“文革”期间,萧军的家几度被抄没,这些书信也被席卷一空,直到1974年以后才被陆续归还。1977年,萧军在故纸堆中偶然找到了这些书信。此后,萧军将它们按时间排序,并加以注释,这就有了后来出版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
萧红写给萧军的这些书信说的大多是琐事,却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灵感和片名便源自萧红1936年11月19日写给萧军的一封书信。信中,萧红说:“希望固然有,目的也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尽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相隔半个多世纪的重新“回归”,意义非凡
“这些年,不断有拍卖机构找到我们,想要拍卖这些书信,其中三封曾经上过拍场,成交价超过百万元,但商业目的非家族所愿。”据萧大忠透露,此前,他已代表家族,将部分信件分别捐赠给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上海图书馆是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受赠单位。“很多作家朋友跟我推荐上海图书馆,说把手稿放在这里,是最好归宿,于是我们来了。”他如是表达了此次捐赠的缘起。
为此,在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的两封书信中,他特意选择了一封自东京寄至上海的信件。信中,萧红絮叨了她初到日本的种种不适;“现在我很难过,很想哭……这里的天气也算很热,并且讲一句话的人也没有,看的书也没有,报也没有。心情非常坏,想到街上去走走,路又不认识,话也不会讲……”与此同时,她也表达了对萧军的思念:“我留在家里想写一点什么,但哪里写的下去,因为我听不到你那登登上楼的声音了……”由于萧红在信中提到两人在上海的时光,萧军特意在注释中写道:“回忆我们将到上海时,虽然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但是还有我们两人在一道,同时鲁迅先生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写给我们一封信,在精神上并不寂寞的,而如今只有她一个人孤悬在海外的异国,这难怪她要哭的!”这封饱含两人热烈情感的信件回到上海,称得上是相隔半个多世纪的重新“回归”。
近年来,作家手稿备受关注,它对于文学现场、作家研究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告诉记者,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目前藏有中国现当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手稿、信函、日记、笔记和书画8万余件。萧红、萧军的这些手稿入藏后,将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保存,工作人员会以最快的速度对它们进行编目、数字化,尽可能为学者研究利用提供便利。而除了现有的文化名人手稿陈列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建成后也将设立手稿主题馆,该馆今年最重头的年度精品展亦将以名人手稿为主题,呈现丰厚馆藏。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