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戏剧创作者如何接通文学经典的脉搏?来自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名团名导们,近年来频繁亮相上海文化码头,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愈发受到业内外关注
“经典作品永不会耗尽他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眼中“文学的价值”同样可以延续到舞台。搬演经典文学,几乎是每个时代舞台的流行,始终考验着艺术家们观察时代的眼光和创作水准的高下。今天,21世纪的戏剧创作者又如何接通经典的脉搏?来自拥有深厚戏剧和文学传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名团名导们,因为近年来频繁亮相上海文化码头,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愈发受到业内外关注。
他们向中国观众展现了对经典改编的自信心和掌控力。既不失原著文学核心的况味,又将文字底下的美感合理且适度地通过舞美与形式呈现,在戏剧观众和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友好的桥梁。2018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举办期间,俄罗斯“金面具奖”获得者瓦列里·福金和立陶宛名导里马斯·图米纳斯,就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导演”,由他们执导的《哈姆雷特》《三姐妹》《假面舞会》刮起一股戏剧旋风。今年,两人将再度带来根据名著改编的力作《零祈祷》和《钦差大臣》,上演于上海大宁剧院,清晰地向中国观众展现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深情表白。
一看:“文学使命”在舞台上的延续
瓦列里·福金现为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剧团素有“俄罗斯人艺”之称,其创作风格沉稳、精致,演员舞台功底扎实,节制而优雅,呈现主流戏剧经典且深刻的一面。福金——这位刚刚获得“欧洲戏剧大奖”的成熟导演,并没有因为经验的累积陷入一种定式或固化,他认为,时常保持艺术的“更新”应成为舞台工作者的座右铭。
面对历史上被搬演次数最多的戏剧《哈姆雷特》,福金史无前例地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呈现了一个宏大的文学格局。这版《哈姆雷特》去年惊艳申城,同样令人震撼的还有舞台上一个巨大的、冷峻的钢筋结构,利用这种舞台设计,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绝望与孤独。福金自称其灵感来源于体育场,它展现了一个故事背后的两面性,在喧嚣之后的冷静,以及“下场”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剧场是一个博物馆,它的使命是不断把经典的文学作品传递下去。”福金此次携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带来上海的《零祈祷》同样是这种使命感的体现,该剧改编自俄罗斯文学大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赌徒》。
19世纪经历巨大变革的俄国充满深重苦难和压迫,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耐心地观察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时代总是很真实地“侵入”他的作品。《赌徒》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数年的轮盘赌经验,当时他在债务的压力下,短短26天之内就完成了创作。因此,《赌徒》也被很多人视为陀氏自传体性质的重要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带给福金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福金的毕业作品就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短篇小说《别人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并在此后的50年间创作了数十部以其小说为蓝本的作品。在《零祈祷》的创作中,他大刀阔斧地在原著上进行了删改,同时将“轮盘赌”巧妙地设计成舞美元素的核心,所有故事皆逃不开巨大的圆形装置,就如同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放在“轮盘赌”上。
二品:文学性、戏剧性的高度统一
国际名团名作“首演”云集,一来充分彰显上海的文化码头地位,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拓宽了观众的眼界,同时也令国内创作者看到了差距和所面临的挑战。另一位给业内外带来启发的导演来自立陶宛——里马斯·图米纳斯,他在舞台上对经典名著的诗化呈现,令人印象深刻。图米纳斯非常善于挖掘“潜伏”在文字之下的深刻内涵,并在舞台上营造出美学的升华。
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瓦列里·福金和里马斯·图米纳斯的作品,呈现出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当代舞台上呈现了经典最值得被展现的一面。将文学性、戏剧性统一在同一个审美空间里,而不是元素化的、拼贴化的,最终达成了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
图米纳斯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最成功的作品莫过于《叶普盖尼·奥涅金》,整出剧壮丽、忧伤、深沉、怪诞,又诗意流淌,想象飞扬。演出每晚都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持久地谢幕、并被热烈地刷屏。去年,由其亲手创建的立陶宛VMT国立剧院携《三姐妹》《假面舞会》来到上海,再次展现了这位导演“幻想现实主义”独特的艺术表达。借他之手,普希金、契诃夫、莱蒙托夫等文学巨匠的名作在今天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今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期间,图米纳斯将携经典讽刺戏剧《钦差大臣》再度回归,以此纪念果戈里诞辰210周年。这也是该剧院的作品第三次入围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版块。图米纳斯表示,将以“人性的净化”为作品的主线,展现俄国贵族官僚众生相,带给上海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作者:童薇菁
制作:童薇菁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