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动温暖的日常生活,正在替代博眼球的“三俗”“猎奇”内容,逐渐成为互联网视频传播的流量担当。
过去一年,受到青少年喜爱的哔哩哔哩网(B站)上,播放量和内容增长最大的品类,并非炫目的动漫游戏,而是生活类视频。前不久,B站在上海网络视听季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在该网站上生活类视频去年总播放量为330亿次,同比增长了80%。尤其是,一些展现看似寻常的乡村农家视频竟俘获了众多青少年的心,成为流量王者。
随着视频与直播平台的普及与壮大,靓丽颜值与搞笑猎奇不再是“网红”的单一标签,人们更愿意分享那些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动,用手动点赞垒砌出一批坚持奋斗、胸怀梦想的“平凡英雄”:他们中有每天定时在菜棚中分享种菜经验的90后,有闲暇时随手利用建筑工具坚持健身的哈尼族修路人,也有非遗传承人认真与专注的技艺分享……
在传播学者看来,生活类视频的走红是人类记录生活的本能、记录传播工具升级与网络参与感“合谋”的产物。而来自真实的感动战胜低俗猎奇,泛娱乐化、泛物质化的流量泡沫开始逐渐退散,也体现出中国网络审美的升级。
“网生代拥有开阔的视野与多样的选择,他们不喜欢随波逐流,不再追求与自我能力不匹配的物质享受,而是热衷于思考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拥抱怎样的精神生活”,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晓文看来,对当下真实生活的观察热情,折射出这一代网络“原住民”探索社会、认知自我的心灵需求在不断开拓提升。
平凡生活中孕育的柔韧力量,叠化出丰富温暖的“社会投影”
作家韩松落曾如此形容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网站:“它是由平凡众人堆积起来的巴别塔,它可以是CCTV7(央视军事农业频道),是百工图,可以是旅游杂志、音乐频道,或者曲苑杂坛”。因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真实而又琐碎的内容,网络短视频拼凑、叠化出一个真实社会生活的“网络投影”。“在这里读懂中国”被更多网友用来描述当下的短视频网站。
分享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就有可能成为拓展他人视野的“爆款”。
一位内蒙古牛市经纪人就因为传授挑牛知识,攒到了七万多粉丝。视频中流淌的真实细节总能给网友会心一击:养牛人自称,家中养了十头母牛,一年能挣上七八万,“比外头打工强多了”。有趣的是,在这些视频中,不光有牛群,还有奔跑的人群。原来,这七八万赚来也不容易,为了第一时间抢到牛市中的好品种,养牛人不光要有眼力还得拼速度。
同养牛人一样,因深耕行业的专注度而走红的播客不少。云南90后菜农小哥将自家农棚里的蔬菜,打理得碧绿齐整,仿佛用尺子量着画出来一般,他说:“我是农民我骄傲”;天津售卖凉拌菜的夫妇,将色彩各异的凉拌菜盛放在一个个方形食盆中,再配上娴熟的调菜动作,丰盛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山东“非遗”糖画艺术家凭借一双巧手、一把大勺,便用糖水浇制出精致立体的花朵及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引得网友留言直呼“厉害”。同样感人的还有平凡行业中工作者的坚韧与强大。一位青藏线上的司机专门上传各类山间抢险救援的视频,其中一幕是一辆卡车落到了峡谷的隙缝,命悬一线,多亏周围的热心人用绳索紧紧拉住车身;住在山村里的居民,则用镜头记录下攀岩走壁的生活,连村子里的第一台冰箱,都是靠背在肩上攀爬进村的。这些城市青年无法想象的艰险时刻,却是播客们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瞬间,这其中折射出的恰是坦然接受生活考验的积极心态。
成熟起来的网生代,更愿意从多样的真实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心灵港湾
在传播学者看来,生活类视频的大量涌现不足为奇。“早期的岩壁画就是人类为记录、交流并延续生活经验而做。后来,记录和展示的门槛伴公共媒体而来。如今,技术与平台门槛又被新媒体时代消解,人人都是内容创作传播者的时代来了。”在长期从事网络传播研究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杨鹏看来,记录生活是人类的本能,而记录传播工具的升级又进一步释放了这一“生产力”。
温暖人心的生活成为了撬动流量的头部内容,与人们对“真实质感”的渴望不无关系。“人们经过海量信息的席卷,更希望抓住一些具有确定性,与自身价值观吻合且能够给自己带来启示的内容,当下的真实生活正满足这些需求。”陆晓文分析。
真实的魅力也一再得到市场的认证。以往文艺作品中突出的复杂恋爱过程、奢侈生活体验、权势家族背景的“偶像剧”作品已经不受追捧,相反一批展现社会发展历程的现实题材作品,以及文化含量很高的纪录片屡成“爆款”。一度,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是走红于B站。纪录片中专业水准过硬,却又守得住寂寞,心态平和的文物修护师,获得了青少年的认可。
曾几何时,短视频、直播深陷“三俗”“猎奇”的窠臼,如今,重生活体验与精神深度的内容大量崛起,展现出的青年审美心态转变,令人欣喜。在文化学者看来,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一代,对现实社会的构成与劳动大众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逐渐成熟起来,却又不拘一格的他们,更愿意从多样的真实生活中,汲取美好、收获力量,从而踏踏实实生活,更好地拥抱真实的自己。
作者:张祯希
责任编辑:李勤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