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编正史、地方纂方志、家族修家谱,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在全国各地学者多年通力协作下,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的《中国少数民族家谱通论》和《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总目》正式出版,首次摸清了我国少数民族家谱的“家底”,拥有逾万种文字家谱。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传家宝”,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生动见证。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由55个少数民族创造的少数民族家谱,数量可观,类别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家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的资助下,上海图书馆王鹤鸣、陈建华等专家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工作。
在长达8年的研究中,上海图书馆联合云南省图书馆、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等全国各地专家,采取大协作方式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课题组成员先后到达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福建、山东、浙江、台湾等地区,搜集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家谱资料,同时聘请有关少数民族的专家学者和家谱收藏者直接参与到课题研究。
据上海图书馆陈建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家谱总目》最新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回族、土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等42个少数民族均有文字家谱,数量达10231种。
据《中国少数民族家谱通论》作者之一、上海图书馆王鹤鸣研究员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家谱分布区域性特色显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家谱不仅数量较多,类别多样,发展也比较成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家谱,用哈萨克文、锡伯文、维吾尔文等书写的家谱有一定数量。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着强烈的氏族观念与家族观念,流传和遗存有心授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其中哈尼族、彝族口传家谱数量最多。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成份相互交错,不少家谱揭示本族的族源时,“时苗时侗时瑶时土时畲”,或与汉族交错,提供了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过程的重要资料。
调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家谱种类多样,除了文字家谱,还有独具特色的口传家谱和实物家谱。
口传家谱,即心授口传流传下来反映家族世系的家谱,是我国家谱文化中形态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口传家谱的习俗一直流传和遗存到近代和现代。
例如,我国的彝族、怒族、哈尼族、纳西族、高山族、羌族、苗族、佤族、傈僳族、普米族、拉祜族等,都流传和遗存有心授口传的家谱。这些口传家谱大多为连名家谱,既可区分辈份,又朗朗上口,便于背诵记忆、心授口传。
进一步剖析各少数民族口传家谱的形式和内涵,则又可细分为父子连名家谱、母女连名家谱、逆推反连口传家谱和神人连名谱系等类别。例如,彝族口传家谱大多是父子连名制,而“女儿国”摩梭人的口传家谱则采用母女连名制。
以实物作为记载家族世系的载体,是我国少数民族家谱中最具特色的一类家谱。调查发现,遗留至今的实物家谱主要有结绳家谱、无字精制布家谱、绣片家谱、猪下颌骨家谱等类别。
结绳家谱,即结绳记事。鄂伦春族的“马鬃绳”、满族的“子孙绳”、锡伯族的“丝绳”,都是我国家谱文化中最古老的实物家谱。用一块精制青布或黑布,置放在小竹筒内,作为铭记家族世系成员的实物载体,是我国苗族家谱文化的重要特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中村乡阿勒村的彝民,还将家谱绣在色彩鲜艳的“绣片”上。
最特别的“猪下颌骨家谱”,则是用排列在门楣上首的猪下颌骨来记述家族世系。四川黑水县色尔古藏寨的嘉绒藏人,至今有在门楣上首悬挂猪下颌骨的文化习俗。一块猪下颌骨代表一代,门首上挂几块猪下颌骨,就表示本家族世系传承多少代。
这些猪下颌骨必须来自没阉割过的公猪,新一代的传承人结婚以后,由这个家庭的当家人主持隆重仪式,才能正式悬挂上去。每年除夕、春节,都要在门楣挂猪下颌骨的地方,贡物上香祭祖。这种独创的“猪下颌骨家谱”,为我国家谱文化增添了一个新的实物家谱品种。
少数民族家谱,作为记载各少数民族家族世系、人物和事迹的历史图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最生动、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例如,新疆的锡伯族几乎家家户户皆编修保存家谱。这是因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为了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防务,清政府决定“由盛京锡伯内拣其精壮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
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西迁新疆的锡伯族官兵携家属4000余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跋涉,西迁的锡伯族人终于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当地的锡伯人就是他们的子孙。为了不忘祖根,西迁的锡伯族至今完整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浓厚的风俗习惯,世代延续编修家谱。
为了纪念这次西迁,锡伯族还把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每逢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锡伯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西迁节”已成为锡伯族的民族传统节日。2006年,“西迁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再如,湖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无论是历史上编修的旧谱,还是近几十年来新修的家谱,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你来我往、我来你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合过程。大量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家谱揭示:土家、苗、侗、瑶四族世代杂居,相互交错,相互交融。许多家族“时土时苗时侗时瑶”,或“亦土亦苗亦侗亦瑶”,或与汉族相互交错,相互交融。
“大量的少数民族家谱告诉我们:中国的各族人民之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是几年、几十年,而是千百年。这样长久的相互交流,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亲缘关系,最终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王鹤鸣说。
他认为,中国家谱文化宝库,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历史文献。微观而言,家谱作为记载家族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是家族的百科全书,是平民百姓珍贵的“家族记忆档案”。宏观视野,绵亘数千年的中国家谱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堪称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档案。
转载自上海古籍出版社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