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先后上映的国产片《来电狂响》与《“大”人物》,票房成绩都颇令人瞩目,影片质量也有一定的水准,这多少说明了这几年国产商业片领域的翻拍热潮,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翻拍作为商业电影项目的一种快捷、安全、便利的开发策略,近几年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前人们倾向于从本土原创力匮乏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其实也说明国产商业类型片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好的类型故事的需求量也增加了。
■为什么翻拍?
——这是最快捷、方便的类型本土化创作方式
考察世界电影史就会发现,翻拍是最快捷、方便的类型本土化创作方式,也是类型电影发展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简单直接的模仿方式。因为,一个高度戏剧性、结构严谨的类型化故事,保证了电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并且,原版故事经过观众检验,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在经济上具有较低的风险性。
之所以有类型本土化这个概念,是因为类型是大众文化中最具生产力的一种创作模式,类型电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的一种电影生产策略。但类型电影原是经典好莱坞时期大制片厂的产物,所以,其他国家的类型电影创作(无论原创或翻拍),就面临一个类型本土化的问题。
类型本土化即类型移植,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文化层面的因素——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众是否能够接受并喜爱某种类型;二是经济层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电影生产的资金与技术条件是否能够达到制作某一类型的需要。这也是为什么某些类型经常被翻拍,某些却鲜少被问津。
▲左起依次为《完美陌生人》原版即意大利版、西班牙版、韩国版、土耳其版
这几年中国的翻拍电影,无不是选择大热的商业电影。比如《来电狂响》的原版是2016年意大利的现象级电影《完美陌生人》,这部时间空间高度统一、戏剧冲突足够强烈、情节设置异常巧妙、人物关系复杂的电影,已经被近十个国家买下改编权,至今已经有西班牙版、墨西哥版、韩国版等。《“大”人物》的原版《老手》,不仅是2015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还获得多项大奖提名。
■翻拍什么?
——文化上的亲缘性与相似性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左图为韩国影片《老手》,右图为中国影片《“大”人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电影经常翻拍韩国电影,是因为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文化上有相通之处。其实,文化上的亲缘性与相似性,在翻拍这一商业电影生产策略中,绝不是最重要的条件。选择哪个国家、哪种类型的电影进行翻拍,基本上还是一种类型策略——选择类型生产模式最成熟的。所以,国产翻拍电影最早经常以好莱坞电影为母本,近几年开始翻拍韩国热门电影,也与韩国类型电影工业的发展有关。
相比美国、日本,韩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晚了几十年,其早期并没有建立起类似美国西部片、日本武士片那样属于本国的类型片种。但是,韩国电影工业近二三十年飞速发展,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成熟的类型电影生产模式,从借鉴好莱坞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香港)的类型电影经验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些成熟的韩国本土类型,如犯罪电影、爱情电影、战争电影、恐怖电影等。
韩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内在驱力,就是从借鉴到独创的这一类型电影移植模式。这一模式下的作品往往更工整、更规范、更严谨,其经验也更容易被复制模仿。再加上韩国电影在类型本土化过程中,又根据东亚文化的独特性,对好莱坞传统类型进行了改良。因此,选择韩国类型电影翻拍,往往是更保险更安全的选择。
近几年被翻拍的韩国电影,无一不是严格按照类型叙事规则创作的剧本,其戏剧冲突、人物关系、叙事结构、情节模式、都异常工整严谨,每一处都精心设计,确保情感效果能够达成。比如被翻拍成《“大”人物》的《老手》,就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贯穿始终的悬念,以及充满张力的人物关系。
▲左图为中国影片《十二公民》,右图为1997年好莱坞版《十二怒汉》
而《来电狂响》的原版《完美陌生人》,虽然不能被归为某种传统类型,但比较接近密室电影,在高度统一的时间、封闭单一的地点,建构一触即发的戏剧冲突,完全通过人物关系与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与之相似的还有《十二公民》,翻拍自好莱坞经典法庭电影《十二怒汉》,但似乎更适合放在密室电影的脉络中看。
国产翻拍电影通常选择犯罪、爱情、惊悚、喜剧这几种类型的作品,从电影产业发达的几个国家(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的类型生产状况来看,恰恰也是这几种类型被生产的较多。说明这几种类型受众更广、更适合跨文化传播、也更容易被移植到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环境与文化传播语境中。另一些类型由于文化差异、观影习惯、经济技术的现状等,很难被移植,比如科幻类型,出于技术上的原因,除了好莱坞,在其他国家比较少。当然,这种情况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些类型可能逐渐被接受并且传播。总体而言,戏剧冲突强烈的强情节电影,更容易被翻拍。
■如何翻拍?
——在细节上下功夫,消除文化与社会差异带来的陌生感与异质性
然而,一种特定的类型被移植(翻拍)到其他国家,需要在保留原作故事的基础上,根据这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现实、文化语境、观众欣赏习惯等,对其进行某种本土化的改写,特别是要在很多细节上下功夫,才能让观众认同一个外来的故事,使其更容易获得广泛的传播。
比如根据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差异,重新设置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构思人物关系。《来电狂响》在保留了原作戏剧冲突的同时,呈现了中国式亲密关系的几种典型,以此表现中国人婚姻观与两性观,与原作的夫妻关系完全不一样。比如貌合神离、明明已经离婚却在众人面前伪装和睦的夫妻。比如丈夫工作妻子当家庭主妇的典型中国式家庭,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也因为经济状况形成夫妻的不平等地位。第三对是软饭男与白富美,则代表基于经济考量而结合的一类群体。由马丽饰演的女强人笑笑身上,则纳入了大龄单身、职场性骚扰等社会问题。
由此,通过一个晚上的一次聚会,勾勒出了一幅当代社会的众生相,比如外卖小哥、直播女郎、深夜加班的白领等,都是把最有代表性的当代生活融入了故事。除了爆发出来的戏剧冲突,还暗含了一些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女性的社会角色、夫妻关系中的暗面等,揭示出更广阔的社会现实。
▲《重返二十岁》剧照
还有一些翻拍片,则对时空背景、地理环境、生活细节等,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编。比如《奇怪的她》中女主变年轻之后是去韩国普遍的桑拿房,《重返二十岁》中则变成了打麻将场面与热闹的广场舞,符合中国观众熟悉的当代社会环境。
由此可见,翻拍看似简单,实则要在很多细节上下足功夫,才能解决文化差异与社会现实差异带来的陌生感与异质性。虽然原版电影往往有一个异常精彩的故事主线,但当文本语境转换为观众所熟悉的中国社会现实时,就必须让这个外来的故事,变得像是从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故事,让观众觉得可信、真实、亲切。只有观众觉得这个故事在中国是可能发生的,才能获得一个好的观感,这也是前几年很多翻拍片失败的原因。翻拍是对类型叙事规则的一种学习、借鉴,是对讲故事技巧的一种磨练,但翻拍中如何处理类型的本土化,如何解决文化差异,更是创作者们应该重视的,因为,当类型创作从翻拍借鉴转化为原创后,依然要处理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在类型故事中的呈现,这是类型移植与本土化改造无法绕开的一个难题。
作者:刘起(电影学博士、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制作:王彦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