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生活过的故乡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过了就过了,而作家则把生活过的故乡变成了艺术的故乡。”六集纪录片 《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张同道说。这部将于6月8日登陆央视的纪录片,分别跟随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等六位作家,回到他们出生的村庄以及文学创作的现场,还原他们的童年往事和创作历程。
系列纪录片 《文学的故乡》拍摄历时两年,每集讲述一名作家与他的故乡。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刘震云的延津、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滋养作家心灵与文字的故乡,都将一一入镜。通过纪录片揭示作家如何将生活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让观众从中找到心灵的滋养。此外,摄制组还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的历程。
《文学的故乡》通过作者的文字去找寻土地,又让观众从土地中重读那些文字。主创介绍,在纪录片中观众得以看到作家罕见的一面,从而对他们的文学创作有更深的理解。跟随刘震云来到他的故乡河南,摄制组发现当地人的幽默感就如同一日三餐,融汇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当时,刘震云的母亲正好在摘柿子,大家跟随老人进入院子,随口聊天,一来一去间就是一段生动幽默的对话。
纪录片还记录了莫言与老父亲的一段交流。为了劝说95岁的老父亲到城里过生日,莫言没少费口舌,可老人就是不同意。最终老人被说动了,却不断提出 “要求”——“家里有干粮,咱们带着点?” “家里还有烟,要不要带上?”在老人眼里,“文学家”儿子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甚至告诫儿子 “你获奖以后比别人要低半头”。这其中有老一辈的淳朴,也有谦逊的家风。
在镜头中出现的作家到底是 “演”的状态,还是真情流露?张同道介绍,纪录片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纯纪实,比如莫言为他父亲过生日等日常片段,全部是跟拍得来,没有一点摆拍。在涉及到展现作家内心的美学世界时,则会有一些 “设计过”的镜头。比如为了展现莫言与高密大地的关系,摄制组专门使用了航拍,通过手机告诉他走或停。这样的镜头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让画面 “说”出作者与土地、河流乃至故乡的关系。
拍摄 《文学的故乡》最初的起念是为了给当代作家与当代文学存像。张同道希望通过纪录片的镜头,让人们看到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地,孕育出了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字;也希望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让更多的读者回归文学、回归经典,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学故乡。
【相关链接】
作家的文学与故乡里藏着怎样的忧伤和爱
莫言:哪个地方有大河,哪个地方肯定会有悠久的文明。故乡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刘震云:大家都说我是现实魔幻主义,其实我小说里的人物,就生活在这样魔幻而真实的世界中。
阿来:我觉得对故乡的爱,不是盲目说爱或者不爱,而是按照她本来真正的面目去认知她。其实故乡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投影,写故乡就是写自己。
迟子建:写作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
贾平凹:故乡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只有父母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故乡。文学靠的是天分,但更靠阅历。
毕飞宇:我相信,只要我在那个大地上书写过,我就有理由把它看成我的故乡。
作者:张祯希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张立行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