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化禅》的署名是白尘,他身份证上的名字是陆春彪,二者是同一个人。这个陈述好像是对的,但过于简单。把白尘和陆春彪划等号,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白尘”这两个字暗含的深意。
我们经常说,肉归于尘,轻如尘。其实肉身并没那么轻。世间最重的东西不是泰山,而是人的肉身,染尘的肉身。六祖慧能“何处惹尘埃”的“尘”,寒山“身上无尘垢”的“尘”,还有柳宗元的“清心拂尘服”,李商隐的“世界微尘里”,贯休的“满眼皆埃尘”,刘得仁的“禅地无尘夜”,法演的“一尘一刹一楼台”,白居易的“玄元留意遣同尘”,这些诗中的“尘”,与《老子》“和其光,同其尘”的“尘”,这些诗人与僧侣“清心拂”的浑浊之物,都被“白尘”这个人期许为洁白的白,清白的白,空白的白,留白的白。
如果禅诗有颜色,它肯定不是霓虹灯和节日烟火的颜色,我愿意它是白的,素白的白。如果禅诗是白的,僧侣写的,应该偏黄,因为他已皈依佛门。而诗人写的,应该偏绿,因为他想归隐山林。“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诗意不一定是禅意,但所有的禅意都是诗性的。
白尘的第一本著作是《阿彪戏文》,那本书让人为之一愣,因为很多人亲见他在话筒前火花四射地侃侃而谈,却很少有人相信,他能苦心孤诣、积沙成塔地用十年功夫去写一本考验读者阅读耐心的驳杂之书。而这本《禅诗化禅》,前前后后只用了5个月,内容精美,语感偏暖,让人怦然心动,肃然起敬。相对于《阿彪戏文》的散射式理性书写,我更喜欢《禅诗化禅》聚焦式的感性思考。在这本书里,他所聚焦的禅理、禅学、禅法,我没去深研,却对禅诗的“诗”和化禅的“化”兴趣盎然。多年前,我就对这样的诗没有任何抵抗力,如今重温这些经典佳句,感叹“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的同时,一颗为稻粱谋的浮世之心,瞬间得到了一次柔软到骨髓的唤醒。
白尘选禅诗,读禅诗,解禅诗,化禅诗,最终都指向了生活禅和禅生活,并不是以禅说禅,就诗论诗,这与我对生活诗和诗生活的追求,无意中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呼应。我希望,真正教育我的,是万物,而非人世。同样我也希望,教会我写作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禅诗,教会我洞见世界万象、参透生命哲学的,也是禅诗。
一个人会写诗,那是生命的惊喜和命运的恩赐,如果不会写诗,也并不妨碍诗意人生的灵魂栖居。《禅诗化禅》里面,有许多让人爱不释手的好诗,陶渊明、王维、寒山等人的诗作,至今还参与着我的诗学建设。跟着白尘重温经典是件幸事,但我不喜欢书中那些站在常人之上,捻断数根胡须讲出来的道理诗。这道理那道理,此禅彼禅,最终就解决两个问题,如何生,如何死,说白了,就是怎样看世界,怎样待自己。谁比谁更智慧呢?
我们并不比一粒蚂蚁更懂得大地的奥秘和生存的哲学,即使像一片树叶那样绿一绿,我们也做不到,枉为万物灵长。
白尘并没在浩如烟海的禅诗中迷失自己,也没有盲目信奉古代先贤,他时不时礼貌性地调侃某某诗人,甚至指出某某作品的岔路和漏洞,试着深化某种诗意,升华某种禅心。白尘是一个得到信仰加持的人,参透“信仰是伟大的绝望”(木心)之后,他依然醉心尺牍馨香,执迷于“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
我们爱禅诗,希望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但最深刻的禅诗,一定与生死密切关联,而不仅仅是“看庭前花开花落”和“望天上云卷云舒”那样文艺的句子。“陶器一藏松树下,绿苔芳草任纵横”,生命需要如此恬淡的心境和如此豁达的释然。显而易见,白尘用松江的贾龙文居士的封龛偈、举火偈、撺火偈为《禅诗化禅》一书作结,暗含沉重的寓意,也埋伏着发人深省的禅机,一是承认肉体是失败的事业;二是规劝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现代人,真正认识物我之间的古老敌意,实现灵魂的大自由。在现代人无所适从的集体焦虑和茫然无依的精神困境中,是时候读一读《禅诗化禅》这样的书了。像太宰治那样感叹完“生而为人,我很羞愧”之后,还要静下心来,想一想“灵魂回家”的事。
这本书的初稿是白尘用铅笔写在纸上的,我叮嘱他扫描几页放进书里,一是自己留念,二是让读者观字识人。木心先生说,“文学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而白尘写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生命练习”,每一个字都有他的呼吸。
《禅诗化禅》白尘/著
商务印书馆2019年6月版
选读
白尘 | 文
辛弃疾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非常出名,尤其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部分人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都出在最后这句上。我现在回忆当时读书时老师的解释,包括以后在其它书上,在社会交往中,也有人时不时会引用这句,都是未中要害。
辛弃疾是南宋大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著称,人称“词中之龙”。可见气势之磅礴激昂,词性之汹涌跌宕。尤其是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国势日败,蛮敌压境,国将不国,山河大地岌岌可危。他的内心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悲愤,时刻保持慷慨赴义的决心,他和同时代的苏轼并称“苏辛”。辛之一生终日念念不忘洗雪国耻,爱国之情澎湃于胸,总想着有一天披甲上阵,拔剑斩顽首,整顿旧山河。虽说他和苏东坡同属豪放派,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苏和佛禅投缘,故词性疏朗,旷达中更注重潇洒与超脱。然辛则终身不改其志,悲愤于国事兴衰。当然,他和苏虽同属大宋,所处的实际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辛之词,豪放中多了几许刚毅和复国之执着情怀。如“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等等。但今天我要说的这首词却与众不同,当然它并不能算是一首禅诗,然而他的最后这句,却明显带有非常浓烈的禅宗哲学的意蕴,从写作手法上也充满了禅的神韵和智慧,平淡中见真性情。
要能恰如其分地了解这首词,必须要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并且由此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旨向。这首词的年代大概在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大宋朝从北宋已入南宋,大宋的半壁江山已不在,虽南宋之统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势,但国事日衰仅能维持而矣。然南宋朝廷却不思恢复,居然沉湎于江右,所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试想下,此时的辛弃疾是什么心情。这首词描写的是正月十五晚上,也就是上元节(元宵)的游园场景。在古代上元节的夜,称元夕或元夜。应该说,在国事战乱纷飞之秋,在这样一个团圆之夜大家放松一下,游游园,赏赏花灯未尝不可,也无可厚非。但因为他是辛弃疾,他的看法当然不会和常人一样。这首词就是在这样一个隆重热闹喜气洋洋的氛围中表现出词人独立不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率直豪迈,凛凛浩然的大丈夫胸怀。
东风如同暖风,千树花,并非真的花,正月初一春天还远呢。这个花是南宋的朝廷,包括所有官员及百姓,大家都只顾眼前而忘却了国破家亡之处境,寄情于暂时的繁华。星如雨,是一种民俗,把烧红的铁屑木炭之类抛向空中,一个人用铁铲去打,散开后就像现在的烟火一样,数万颗小星星从空中降落。寓意我们当下这暂时的休憩安宁就如同这烟花一般只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宝马雕车香满路。词眼在香满,这个香满也非长久,车过了香也就消了。这个香是裙带香,这些当官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全然没有了男儿的血腥气和报国杀敌的志气,朝廷和朝廷的官员们多像是女人一般惟有一股脂粉气。一夜鱼龙舞。鱼龙舞是指民俗舞鱼灯、龙灯活动。一则是描写当时南宋的社会民俗风情,二则鱼龙喻意要鱼化龙,要鲲鹏展翅一飞冲天,要“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的上阕真实描绘了当时元宵节百姓热闹的游园会盛景,是长镜头式的呈现。
下阕是词之重点。一种错误的解释,在众多的游园队伍中有不少穿戴相对整齐的女子(比宝马雕车差一点),有说有笑,身上也扑粉点脂,带着阵阵香气,这个香气喻示着俗气,百姓们也是意志消沉。有两个人被人挤人挤散了,分开了,正在非常着急时,突然一回首,却发现失散的女子还在原来的灯火阑珊处。还有种,是说作者辛弃疾也在游园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子,或者说他带了一个女子去游园,结果挤散了,找不到,他也突然回首……如真像上面两种解释的任何一种的话,你说这首词的作者会是辛弃疾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很明显,我找他已经找了很久了,不是今天在找他,而是天天在找他,自从他走后到现在一直在找。那么这个他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辛弃疾自己啊。因为他青年时代一度上阵领兵杀敌,而后屡遭谗劾,足足在家赋闲近20多年。你想这样一位头脑清醒的爱国志士,他丝毫没有被苟且偷安的生活迷惑,也没有消沉丧志,更没有随波逐流地堕入颓废。他自知无法改变目前现状,也无力说服众人从醉生梦死中醒来,但他始终保持清醒,生怕也被浑浑噩噩的纸醉金迷的生活裹挟不能自拔。而且他清楚地明白,一旦杀敌报国,不能只靠他一个人,那些人在哪里呢?也就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可敬可爱的词人,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如此热闹,车马喧嚣的情境下,凛凛然屹立于灯火阑珊处,他比任何一盏灯火都要夺目,璀璨而光芒四射。这种境界早已超出词的境界,那是人的境界,文学艺术关键是要提升人的境界。辛弃疾下一世必定是一尊金刚降魔罗汉!
所以把这首词纳入进来,是因为它在我们歌舞升平的当下,在2017年的上海、中国、世界,你是不是也能蓦然回首,在灯红酒绿处找到那个清醒的我呢?参!参!参!
作者:徐俊国
编辑:郑周明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