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 杨月)芜湖是历史上知名的冶炼之乡,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铁,在刀耕火种的冷兵器时代,曾作为武器和生产生活工具的原料,备受推崇。建国初期,众所周知的“芜湖三刀”就是指产自芜湖的剪刀、菜刀和剃刀。
如今,在工匠们的手中,铁化作了“芜湖铁画”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化作了走向世界的奇瑞汽车的坚固车身,化作了“中国制造”的铮铮铁骨。
而在芜湖铁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叶合的眼中,铁,不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更淬炼着力与美的精妙结合。
困境:喜欢铁画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清冷水入中江流,以水淬铁铁可柔。千门扬锤声不休,百炼精镂过梁州,精美工聚物有尤,汤鹏之技古莫俦。”这是清代乾隆年间流传在芜湖的《汤鹏铁画歌》。芜湖铁画起源于宋代,清康熙年间在发达的冶炼工艺影响下,姑孰派画家肖云从和铁画艺人汤鹏经过磨砺与创新,创造了独特的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以锤作笔、锻织成画。汲取了国画构图法的精髓,兼采用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特点,经锤打焊接制成,历史上曾颇有盛誉,年轻人以此为雅事,喜欢这种工艺的人非常多。然而在现代,由于颜色过于素淡、规模化生产难度大等原因,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面对这个困境,叶合坦言,既然这么多人喜欢铁画工艺,但不喜欢颜色,那么能不能革新一把?“铁画要有一个大的概念,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形式,没有市场,谈不上传承,打得很辛苦,无人问津,哪有年轻人愿意传承?有市场就有财富,有财富就有人来学习,铁画自然就传承下去了。”他说。
陈设于人民大会堂接待厅内的巨幅传统铁画——《迎客松》,由叶合与其他工匠集体制作完成。中国青年网记者杨月摄
说干就干,因颜色太素而不适合现代装饰?叶合开始想办法,大胆把锻造铁画的技艺延伸到金、银、铜等金属材料方面,经过多次尝试,成功地手工锻造了金属雕塑、铜浮雕、铜宝塔以及铜佛像系列,作品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金奖。1993年,由他主持开发的新产品“芜湖金画”,作为国礼由李鹏总理赠送给国际奥委会考察团成员,让“芜湖铁画”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形象走向了全世界。
“经过创新和改良,大家就更喜欢了,愿意收藏和购买,一有市场,学艺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在叶合看来,创新是凤凰涅槃,更是浴火重生。
重生:手艺不能带到棺材里去
如今回望革新之路,铁画工艺已经在叶合手中进入2.0时代,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
1990年,为迎接亚锦赛,安徽省体育馆找到芜湖工艺美术厂,想制作宽2.5米、长20米的大型锻铜浮雕《生命运动交响曲》,这对芜湖工艺美术厂来说可是个“大单”,然而当时厂里的技师中虽然老匠人不少,但并没有创作大型浮雕的经验,此时已经学了8、9年技艺的叶合大胆领命,立下了2个月完成任务的军令状。而此时,距离他早已订好的结婚日期还有几天。
“那时候的工艺还比较落后,我们用的铜板材质特别厚,制作起来难度很大。”整整两个月,叶合每天最早都是三点才能睡觉,后来回忆起来,叶合觉得那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大壁画。“5月1日本来想结婚的,但为了这个作品婚也不结了。后来没赚到钱,但心里好快活,因为我看的是未来。”在制作过程中,叶合不断提高工艺水平,进行了不少革新。比如“0.5厘米的铜皮开始尝试用氧气烧”,这样还没热就烧好了,受热面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效率。
就这样,在叶合的手中,铁画工艺不断翻新,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为了突破制作工艺,叶合专程到深圳继续学习和创业,却饱受质疑。“当时压力也很大,人家嘲笑说你要是混得好,肯定不回来了;混得不好,也不会回来,因为不好意思。”他说。
但在叶合看来,深圳的文化很开放,各方面艺术在深圳汇聚,多种工艺能为我所用。叶合顶住压力,在深圳一炮打响,创作了如意塔等优秀作品,经过“每天都在走钢丝”的辛苦创业,终于站稳了脚跟。“只能成功,失败赔不起,一件雕塑几十万、几百万,你拿什么赔人家?”回顾这段不平坦的路,他笑道。
叶合对徒弟进行指导。本人供图
光环之后,传承为大。作为铁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和创新开拓者,叶合丝毫不吝惜向徒弟们传授技艺。如今,叶合的徒弟遍及全国,谈到一些老匠人不愿意把真本事传给徒弟,他摇摇头,说“有的打了一辈子,不愿意教。你不能把技术带到棺材里去,舍就是得。”在他看来,带徒弟也要讲究艺术:“总打样,永远会觉得没有出头之日。徒弟们不能上手就扶他们上手,引导他们感受到这一行的美和荣誉,比如徒弟们一获奖就不一样了,他自己会坚持一辈子。在这一行里,有本事就受尊重。”他说。
匠人:为创作铁画研究过成百上千片羽毛的结构学
桃李满天下的叶合,如今依然悉心躬耕于铁画工艺研究的世界,沉醉其中,像个好奇的孩子。
“为什么鸟飞起来时,不会被风折断翅膀?因为鸟的空气动力学学得特别好。”你能想象得到吗?鸟羽毛的结构学,居然是这位铁画大师曾经苦苦钻研的课题。
“鸟身体两侧的羽毛不一样,迎风的一面羽毛少,就是为了控制空气动力,减少阻力,不让翅膀折断。”这就是叶合工艺精妙的诀窍,在他看来,做鸟要逼真,必须学空气动力学,了解了结构,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这样千百次的反复观察和琢磨,让他以铁画工艺塑造翅膀的技术炉火纯青。他获得安徽省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的代表作——彩色铁画《一路连科》,上面塑造的就是两只白鹤并肩齐飞,搭配着荷花与荷叶,翅膀塑造得细腻而逼真,每根羽毛似乎都能触碰到,恰到好处的色彩则是对传统铁画的创新,将翅膀翕动的动态拿捏得精确巧妙。
彩色铁画《一路连科》。本人供图
早年在芜湖工艺美术厂时,叶合便开发了铁画“盼盼”,这是用大熊猫的卡通形象做成的铁画作品。1990年,由他主持开发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铁画“熊猫盼盼”,成为亚运会指定礼品。
叶合在工作中。本人供图
时光荏苒,经历过辞职下海、深圳创业等艰辛的人生节点,褪去浮华,如今的叶合更加相信时光与匠心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从设计、锻打、镌刻、点焊、装裱到完工过程中数百道工序的沉淀,就是小鸟的每片羽毛都要经过反复锻打、镌刻几百次的等待。这种力量,让人触摸到匠人的初心,纯粹凝练,力与美在这种匠心中精彩融合,幻化出最美的色泽。
“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套作品必须设计三套方法,第一套不行,就用第二、三套,虽然一般来说第一套就够用了。”年过五旬,叶合对精品的理解和坚持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