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精准’,破解脱贫攻坚中的‘三大难点’,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近日,记者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采访时,该镇党委书记冉启明说,“我们有信心打赢限时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冉启明说,脱贫攻坚战一打响,镇里就开始寻找“精准点”。经过对扶贫中的重点进行分析后,最后确定:把“精准点”集中到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这三个“点”上。
重点明确后,确保“精准”的措施也跟了上来。
为确保精准识别,镇里提前把全镇所有农户的家庭状况、经济收入情况等,分村组编制成《民情资料汇编》,所有镇村干部和扶贫工作人员,人手一册。
这本汇编资料可有效防止识别不精准的问题。有一名村干部在向镇里上报重点贫困户名单时,将自己哥哥的名字纳入其中。镇党委会在审查时,根据《民情资料汇编》发现其哥哥没有那么贫困,于是立即组织复查,堵住了一起“被贫困”事件。
黄桷岩村有一名贫困的智障单身汉,村里在上报贫困户名单时,却没把他报上来。镇里在审查中发现后,经过核查,确认其是贫困户,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让其得到帮扶。
对全镇精准识别出来的575户贫困户,如何帮助他们脱贫?镇里通过“精准规划”,有针对性地为每一户贫困户制订出脱贫规划。
黄桷岩村贫困户谭先吉一家住在危房里,家里土地少,又缺技术。镇村为其制订的脱贫规划是:由镇里帮助协调,将其一个女儿安排到镇里一家企业务工,月收入2000余元;帮助他家养殖土鸡;由村干部协调,并签订协议,让其代耕村里外出务工农户闲置的5亩稻田、4亩旱地,用于种水稻和玉米;按照县里解决重点贫困户住房等政策,帮助其筹集资金,在原地基上重建一楼一底住房。
已60多岁的谭先吉说,这样一来,今年全家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新修的一楼一底住房,也将在6月底完工。
冉启明说,全镇575户贫困户都有像谭先吉家这样的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实施的精准脱贫规划,目前都在正常实施中,已有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借此实现脱贫。
有了切合每一个贫困户的脱贫规划,还需要帮助他们实施好这些规划。因此,西沱镇的第三个“精准点”就落到了精准帮扶上。
冉启明介绍,镇里总共落实了175名帮扶责任人,组建了有35名队员的7支扶贫驻村工作队,使575户贫困户都分别有具体的帮扶干部,帮助其一步一步地实施脱贫规划。到目前为止,帮扶干部已为全镇的贫困户落实产业发展资金110万元,争取到位各种脱贫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并协调了价值80多万元的各类扶贫物资。
发展脱贫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危旧房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危旧房改造,是我们镇在脱贫攻坚中的三大难点。”冉启明说,而通过“三个精准”,已开始有效地破解这“三大难点”了。
以前,西沱镇5万余居民所需的蔬菜,都由忠县和万州提供。在脱贫攻坚中,镇里把发展蔬菜作为一项脱贫产业。为保证贫困户种出来的蔬菜有销路,镇里把场镇上的学校、企业等组织起来,与贫困户进行市场对接。
竹果山村贫困户刘兴义种的蔬菜,就是由西沱中学保证购买。去年底,刘家靠所种的6亩蔬菜,实现了脱贫越线。
目前,镇里正在建50亩蔬菜大棚。这些大棚将全部以低价返租给贫困户种植,并提供技术和市场销售服务,保证贫困户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实现脱贫。
在破解产业发展难点中,西沱镇还引进一家企业,通过在南坪村流转土地3000亩,搞花卉水果种植、土鸡养殖等生态观光农业,对村里的贫困户实行全覆盖。贫困户不仅可获得土地流转金收入,企业还将建好的果园、花卉园等,以50亩一个单元的方式,承包给贫困户经营管理,保证每个贫困户每年有2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目前,全镇7个村都有了主导产业,覆盖了所有的贫困户,保证了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一至二个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冉启明说。
西沱镇破解的第二个难点是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镇里结合贫困村产业发展,精准地实施了一批公路、水利设施、饮用水安全项目。
在脱贫攻坚中,全镇硬化公路5条,共计28公里,新建泥石公路6条,共计15公里,新建人行便道30多公里、产业便道5公里;新修人畜饮水管网2.5万米、堰渠3.4万米,整修山坪塘25口。做到了组组通公路,院院有便道,村村有卫生室,户户有安全饮水。
“精准施策破解的第三个难点是贫困户住房问题。”冉启明说,全镇有57户贫困户的房屋是D级危房,有14个重点贫困户的房屋是危旧房。
在破解这一难点中,镇里通过对每一个住房困难的贫困户情况进行分析,把危旧房改造、重点贫困户住房改造补贴,以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政策资金,精准地导入每个贫困户的住房改造中,有效破解了改造中的资金难题。
“目前,全镇57户贫困户的D级危房改造、14个重点贫困户的危旧房改造,都已全部实施,大部分已经完成。同时还完成了300多户贫困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冉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