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金牛岛红树林片区满眼绿意盎然,鹭鸟齐飞、一幅生态盎然的和谐景象;在珠海,香炉湾沙滩游人如织,这里是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之一;在潮州饶平的海上花鲈保种场,数百条花鲈母鱼亲本漫游其中,这里将建成花鲈省级良种场……这些是广东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202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蓝色经济”已成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动能。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表示,广东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积极拓展海上发展新空间,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激活蓝色经济动能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
广东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涵盖了28个海洋产业大类的全部类别,发展空间广阔。
屈家树介绍,广东立足全省海洋资源禀赋,以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生物、海洋公共服务六大产业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湛江是水产大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深海网箱3500多个,有着“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对虾之都”的美称,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出口基地之一。每年金秋时节,来自深海网箱中肥美的金鲳鱼进入收获期。
广东渔民在海上捕鱼。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我们要推动传统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屈家树表示,广东将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推动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探索构建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此外,广东也正加快发展海洋新材料、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海洋产业“链主”企业引领力和竞争力,培育壮大海洋油气化工、海洋旅游万亿级产业集群,海洋清洁能源、海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打造蓝色科技引擎
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解锁”深蓝奥秘;落户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的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实现了一级部件国产化;海洋药物、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气及海底矿产开发利用产业等领域专利授权量增加……海洋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主战场”,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建有覆盖海洋生物技术、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药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省级以上涉海平台145个,其中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
屈家树表示,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集中优质资源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广东还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筑牢蓝色生态屏障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绿色的海岸宝藏。湛江、惠州等地海岸线上,连绵成片的红树林守卫着湿地的丰富生态。
这是5月24日在湛江市金牛岛拍摄的红树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广东海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同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蓝色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当前,广东以规划为指导,推广种养结合的新方式,重点抓好江门台山镇海湾、湛江雷州沿岸、湛江徐闻东北海域、惠州惠东考洲洋4片万亩红树林建设。
截至2022年底,广东沿海城市已建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13处。2020-2022年,广东省新营造红树林1219公顷,修复红树林322公顷。
此外,广东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等海洋清洁能源,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以及粤东海工、运维及配套组装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蓝色碳汇产业,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屈家树表示,接下来,广东通过以海岸带为主战场,以沿海经济带为主引擎,高质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陆域经济系统向海洋延伸,拓展海上发展空间,释放“蓝色潜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来源:新华社
编辑:傅璐
责任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