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我国文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获得新成就。
守护民族瑰宝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将它们保护好,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这是我国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顶层设计不断完备——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相继印发,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等文件,确立了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出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为相关文物保护提供具体指导……
文物家底更加清晰——
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建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加强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实施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十三五”期间完成6.2万件/套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修复保护。
重大工程有效推进——
正定古城、山西南部早期建筑、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延安革命旧址群等一大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抢救保护在地震、台风、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文物,启动实施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
保护屏障日益牢固——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破获文物犯罪案件9000余起,追缴文物10万余件;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机构严守文物“国门”,避免珍贵文物流失……文物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中华文脉薪火相传,人才聚方能事业兴。
2021年,《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颁布,规定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从规定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到加大各级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编制保障力度;从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等职业教育专业,到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才队伍力量,文物保护的人才根基正在夯实。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活力不断迸发,构建文物保护事业的崭新格局。
赓续文明血脉
“‘马首’归园!”2020年12月,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的消息激荡人心。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马首”归园的背后,是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更是文物工作者永不言弃的追寻。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意大利返还中国700余件文物艺术品、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从日本回归故土……截至目前,我国已与美国等23个国家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政府间协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宝藏”踏上归途。
传承已知的同时,深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多年文明,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十年来,我国推进了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良渚、石峁、二里头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大量发现,“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奋斗目标,考古工作呈现全新气象。
先进的技术、新锐的力量,研究最古老的岁月,展现最悠远的文明。
今天,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等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考古现场无损提取、遗迹遗痕快速鉴别技术取得突破,碳十四测年、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日臻成熟;智能展柜、考古方舱、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一批专有装备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引领文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激扬精神伟力
华夏大地,何以中国?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人们走进文华殿,在2022开年大展——“何以中国”展中探寻一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
展厅之内,重器凝九州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是祖先在历史长卷上以勤劳、勇敢、智慧作出的无声回答;展厅之外,山河壮阔、人民幸福,今日之中国,是百余年来无数志士先驱以青春、生命、信仰砥砺铸就的答案。
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183家,全国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近年来,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保持在每年2万个以上,博物馆参观人数从2012年的5.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2亿多人次;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线上传播方式,使数以亿计的观众足不出户、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重温历史积淀的智慧,人们心怀对中华文明的骄傲,积蓄起向着民族复兴奋进的巨大力量。
山峦起伏、人影婀娜……还原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舞剧《只此青绿》惊艳神州。赓续五千年不断的中华文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汇入新时代澎湃向前的洪流。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到考古盲盒、文创雪糕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活”起来,以真实可感的模样融入民众生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置身修复后的九层神庙建筑群,当地民众连连感叹“非常壮观”“具有历史感”。
2015年,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核心区的九层神庙建筑群在强震中遭到严重损坏。如今,经过近5年的努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援助尼泊尔工作队圆满完成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
十年来,我国文物进出境展览达500余项,赴沙特等24个国家实施44项联合考古项目,大运河、长城保护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深入推进、阶段性成果丰硕……中华文化正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同行。
新时代的中国,文物事业活力迸发、前景广阔。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转载:新华社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施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