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健全,融资支持日益市场化、多元化。据统计,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其中,金融机构自主开展的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资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熊猫债超过65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取得明显进展。比如,瑞士银行对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实现绝对控股;安联(中国)保险获准筹建,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美国标普公司获准进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美国运通公司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合资公司,筹备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申请已经审查通过。
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中国按照国际标准,持续推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扩大跨境投融资的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肯定和认可。2018年,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加近6000亿元,目前总量达到约1.8万亿元。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在有效推进,中国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中央银行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对外汇市场的日常干预,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市场主体越来越适应浮动的人民币汇率。
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这既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编辑:周辰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