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声音,艺术的力量——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花鼓戏《儿大女大》剧照
评剧《喊一声妈妈》剧照
基层院团是中国戏曲文化最根本的立足基石,是中国戏曲文化最丰富、最活跃的承载。5月至8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梅兰芳大剧院、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如火如荼地进行。自2016年以来,基层院团进京会演已连续举办3年,剧种各异、剧团众多、剧目丰富、人才辈出的基层戏曲力量在首都舞台发出了基层文艺的有力声音,集中展示了民族戏曲蓬勃旺盛的草根力量。
小事情 大社会
基层院团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了解人民所思所想,走街串巷,上山下乡,摸索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演出经验,演出剧目贴近群众,适于乡镇环境,与最广大的人民取得了强烈的精神共鸣。入选展演的基层院团少见史诗般鸿篇巨制,但通过深切感受基层最真实的演出现状,细心聆听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基层展演剧目讲述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兼顾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进而讲述有着深沉时代表达与恢宏气势的国家故事,这些剧目往往以精深的生活小切口展示出社会大时代,以百姓生活、家长里短彰显出永恒的人类主题,高扬时代旋律。
姚剧《浪漫村庄》即以一座小村庄、一位支农小干部、一个几经流离辗转的吻反映出了农村城镇生态保护与农民致富、百姓个人幸福生活之间有机的辩证关系。滑稽戏《一念之差》也以几个鲜活典型的艺术形象,充分展开了当门对户、相邻而居的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借通俗幽默的一个接一个的“小误会”揭示出大千社会的众生相以及犄角旮旯的点点滴滴,从而映射出应普遍警惕的防腐反贪主题。评剧《喊一声妈妈》以唐山大地震之后一位组合家庭的后妈为核心,写出了这位母亲从震后到重建的几十年风雨人生。区别于一般宣教剧的过分“求真”,挣脱出完全复制式的生活真实的束缚,该剧有效缩短了“事迹”与“艺术”之间、“求真”与“求美”之间的距离,获得了较好的舞台呈现效果,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主题的艺术化发酵与升华,做到了以情动人。花鼓戏《儿大女大》则拣选了社会一度热议的农村老人黄昏恋、“啃老”“养老”等问题一并展开,直接而夸张地放大了农村生活的新矛盾,毫不留情地鞭挞了时代大潮中传统美德沦丧的假、恶、丑。
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现代戏比例逐年增加。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过半,前期笔者所观9台剧目中现代戏占7台,婺剧《鸡毛飞上天》、评剧《潮白人家》、龙江剧《农民的儿子于海河》与上述《浪漫村庄》《一念之差》《喊一声妈妈》《儿大女大》一样,主要围绕小家庭、小人物展开,剧情内容烟火味儿十足,生活味儿浓郁,尤其抓住了基层人民的关注点,醒脾吸睛,家常贴心。作为自觉的文化传播者,剧作者们普遍精研生活,长于从生活中提炼出朴素准确的人物语言,万斛泉源,滔滔汩汩。如《农民的儿子于海河》,于海河下乡劝说乡民配合土地发包时的唱段及念白可谓妙语连珠,切中要害。《儿大女大》中大儿子清明在觉察“爷老子”和秀姨的黄昏恋苗头时,情急之下一句“爷老子,你莫做的各个出丑弄怪的事”脱口而出,令观众于捧腹中不觉为老父掬一把辛酸泪。台词似癯实腴,恰切妥帖,剧作者这样自觉“放低”姿态的述说与抒情,反而取得了“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的良好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绷着脸作戏、梗着脖子抒情的舞台流弊的有力反肃。
小场面 大角色
受制于演出资金、场地等因素,基层院团演出场面一般不很恢宏,甚至往往是几个演员撑起一台大戏,《潮白人家》《儿大女大》《喊一声妈妈》《一念之差》,演戏演人物,看戏看角儿,几乎没有龙套,个个都是“大人物”。《儿大女大》是一部传演了30年、传承了3代人、演出超过3000场的优秀保留剧目,剧作仅设置了7个角色,善恶有别,美丑分明。《潮白人家》和《喊一声妈妈》同以“认亲”作为主要的故事线索与情节单元,同样是“妈妈”,《潮白人家》中的“妈妈”由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宋丽饰演,她以评剧独有的优美唱腔,细腻含情的念白处理,与表演艺术家夏茹红、刚立民、苏纯飞等带领“女儿”田梦舒共同完成了一段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喊一声妈妈》则由另一朵“梅花”、国家一级演员罗慧琴主演,嗓音亮堂甜美,贵祥、翠花、傻二弟等主要配演呼之欲出,同样给观众带来极好的艺术享受。两台评剧都不摆阵仗,有台词的人物角色不多,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马援伏波》《平城赋》则分别以西秦戏和北路梆子树立了两个历史人物典型。西秦戏《马援伏波》整剧文、武场次安排错落,舞台呈现摇曳丰富,尤其剧作者、导演、主演灵犀一点,在某些场次安排上以极具西秦戏特色的表演突出艺术形象,如巧妙化用“转椅功”呈现了人物左右为难、踌躇不决的心烦意乱与心绪难平,并以拔剑起舞的身段编排展示出人物内心的愤懑不平,一曲长剑舞毕,满腔垒块流泻,为戏曲舞台书写了一部东汉英雄传奇。与铁血英雄相比,《平城赋》则以一个女人的纠结、挣扎、奋战贯穿于个体与家国情感冲突融合中,立住了一个血肉丰满、灵魂高尚的女性艺术形象,尤其演员的铁嗓钢喉,充分发挥出北路梆子高亢激越的声腔艺术魅力,令观众过足戏瘾。
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保持着浓郁醇厚的地方剧种特色,熟悉的优美唱腔、南腔北调的方言念白,吸引了无数“北京家乡人”的观剧热潮,应该说政府买单、人民观剧的公益低票价是有效助力,而最终吸引首都家乡人走进剧场的则是那从小被濡养浸润的文化情怀,是主动趋近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谢幕时阵阵乡音爆发的真诚叫好,是对基层院团自觉守护传承文化多样性的赞誉与支持,也是戏曲百花齐放、各展风姿的由衷呐喊。
小剧团 大志气
基层院团在戏曲的民间传承与传播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基层院团中甚至还有一部分作为“天下第一团”肩负着一个剧种的赓续重任,这些从业者多数待遇不高,却能数十年如一日坚守阵地,不坠青云志气。
作为《马援伏波》的出品演出单位,广东省海丰县西秦艺术传承中心(即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以“天下第一团”闻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召开的“一剧一评”专家座谈会上,该剧领衔主演、海丰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介绍,剧团近60名职员中,公益一级编制不到20位,团员待遇不佳,演出报酬微薄。剧目排练之初除了剧本什么也没有。排练场地更是因陋就简,由于剧团排练厅太小,团长只能组织人马在团部门口搭起帆布顶棚以作舞台,演员、乐队就在顶棚下排练合成。南方多雨,还曾出现过雨天塌棚的紧急情况。北路梆子客观生存条件也令人担忧,演员们(包括主演)下乡演出还是自带铺盖,每天两场(下午、晚上),每场演出费每人50元。而据剧团领导反映,即使待遇这样微薄,职员们也都盼望这种由政府买单扶植的演出场次能更多一些。
尽管面临着演出市场急剧缩水、专业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剧团业务生产陷入一系列连锁失衡的窘境,基层院团也都在苦苦坚守。2006年,西秦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身负西秦戏传承重任的海丰西秦戏剧团没有放弃“天下第一团”的使命与责任,剧团在坚持演出传统剧目外,也创排了几部品质较好的新剧目。自2011年《留取丹心照汗青》、2014年《凤鸣岐山》获得广泛好评,引发对西秦戏的关注之后,2017年剧团最终又完成了《马援伏波》的排演,2018年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北路梆子也在经费不足、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创排了《平城赋》等剧目并常年为基层的百姓演出。
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已经连续进行3年,参展院团实力不一,水平参差,演出中也还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虽然剧作者相对熟悉生活,不乏生动准确的人物语言、妙趣横生的场景设置,但迫于种种压力或囿于技术、才华,按捺不住急于表达、表明立场的宣教式语言以及走向道德圣化的人为拔高依然屡见不鲜,某些直白的、人为升华的情节与结尾都明显有损于剧目的艺术性追求;选材最多的英模、村官等类型剧目受制于真实事迹,单摆浮搁,缺乏勾连与层次,矛盾编织相对松散、解决相对草率,也因此导致人物塑造缺乏层次感与厚度感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戏曲如何表现现实题材的技术层面,重点如新表演程式的丰富性创作上没能实现艺术的逐年积累和有序推进,从而未能突破瓶颈,完成质的飞跃;此外,某些剧团、某些剧目为排场而排场的无意义龙套的运用也建议酌情删减。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责任编辑:邵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