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全名叫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村里72户人家散落在大山深处。曾经,村里的孩子们每天上学,必须沿着悬崖攀爬藤梯,其中几处藤梯近乎垂直,下方就是万丈深渊。
孩子们曾经的上学路
2014年,悬崖村小学还在山中海拔1500多米的特土社,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当地政府决定尽快搬迁。就在搬迁后不久,原校址就发生了山体滑坡。
2017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投入690万元建设资金,建成五层钢架结构的教学大楼,并配套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目前有教室16间,义务教育教学班6个,学前班1个,幼儿班1个。在校学生450人。其中寄宿学生440人。学生们每天在宽敞平整的校园里学习、玩耍、生活,彻底告别了过去在悬崖上攀爬藤梯上下学的生活。
以前孩子们每天都要花费3、4个小时在上下学的路上,而且藤梯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跌落悬崖。
现在周一到周五,孩子们都在学校,每餐饭有保障,住在钢筋水泥的宿舍楼里,完成作业后还有大量的时间与小伙伴玩耍,重新拥有了欢声笑语的童年。
过去在山里,孩子们从来没有打扫卫生的习惯。现在搬进了干净整洁的学校,培养孩子们的卫生习惯,也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每天放学,老师都会带领当天的值日生打扫干净教室和操场,这些工作在孩子们看来,更像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游戏。
学校实施双语教学(汉语和彝语),自一村一幼实施以来,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会通过画画、手抄报等方式,带着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汉语和彝语,了解汉族和彝族的文化。
辍学打工曾经是困扰悬崖村的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很多孩子在小学期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虽然学校老师定期进行家访,但难以改变这一趋势。
今天,控辍保学工作已经是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家庭保障的多管齐下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
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孩子们摆脱了过早承担生活辛酸的压力,在校园里尽情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
周五放学后,老师会组织学生一起回家。有了结实稳固的钢梯,崎岖陡峭的回家路,也多了一道道保护杠。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