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进博会上没有直接签约项目,但我觉得进博会作用很大,帮助我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技术瓶颈问题。”谈起进博会对于企业的意义,山西海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慧龙说。
这家来自山西高平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首届开始年年参与进博会采购工作。企业负责人甚至表示:“如果一年只能参加一个展会,那一定是进博会。”
一切,都要从首届进博会说起。
破解中小企业技术攻关难题
2018年11月,赵慧龙和公司设备经理第一次来上海参加进博会。两人根本没有心思闲逛,一入馆就直奔技术装备展区,希望在展会中找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方案。
彼时,海诺科技刚刚完成千吨级的中间阶段试验,就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这让企业的技术专家头疼万分。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建设万吨级规模化生产线的目标就根本无从谈起。
海诺科技生产的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是一种粉体材料,强度高且重量轻,过去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由于国内没有基础,以往企业在自主攻关路上遇到难题时,只能去国外寻求帮助,艰难获取信息和关联设备,然后自己探索。
进博会将全球的行业领军企业,包括粉体材料设备厂商带到了家门口,海诺科技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但这趟进博之旅的开局并不顺利。“我们没有这样的设备。”“我们有类似的设备,但你们的这种超轻粉体材料没接触过。”……在一声声否定中,赵慧龙和同事一次次失望离开。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家德国的设备厂商展台前,正当两人又一次准备转身离开时,一位外国朋友喊住了他们。原来是德国来的技术专家看到他们与中方负责人交流后,在好奇心驱使下,希望加入“群聊”。
“我们的确无法帮助你们直接解决问题,但我知道有几家企业在做超轻粉体材料的物料生产输送相关设备,尽管细节我不知道,但他们的思路好像是这样的……”了解赵慧龙的需求后,这位技术专家介绍起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外方专家的一席话让赵慧龙两眼放光:“这些情况企业不曾掌握,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或许可行!”
这次的经历也让他和同事转变了思路,之后几天,他们不再执着于寻求直接的解决方案,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向国外厂商了解现在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当下流行的理论路径。
进博会结束后,他和同事立即回公司整理资料,内部再思考研究,并且和进博会上接触到的国内外企业持续交流。尽管过程依然困难重重,但好在方向是正确的,最终海诺科技突破了规模化成套生产设备的制造技术瓶颈。
“2021年,万吨级大规模量产项目终于投产,这标志着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正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赵慧龙笑着说,转型升级的解“卡”秘笈原来就藏在“四叶草”里啊!进博会为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打开了连接世界的大门。展会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为企业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
如今,在进博会和高平市政府的帮助下,海诺科技已经进入从1到N的发展阶段,希望与产业链上下游一起推广新材料的应用。在第五届进博会现场,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首建智谷有限公司就高平市新材料科创产业园项目进行了签约,而海诺科技正是主要参与方,他们将与国内外企业一道发力,强链、延链。
助力内陆城市产业转型发展
一家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蜕变,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缩影。
海诺科技所在的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中国首批100个产煤县(市、区)之一,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高平市一直在谋求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畜牧业、台湾产业打造“七条特色产业链”,希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产业转型升级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与世界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接洽,在思想认识上首先与世界接轨。”高平市副市长张弩告诉记者。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技术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但对于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内陆地区城市来说,解放思想走出去是发展的第一步。
高平市连续几年组织当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进博会,就是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解放思想、扩大“朋友圈”、共建“合作群”,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2021年,分管工业经济工作的张弩首次作为带队人参加进博会,除了在展区内寻找与高平市发展思路相契合的企业进行交流外,他的另一项重要议程是借助进博会平台,组织一场专题研讨会。
在进博局、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的帮助下,研讨会不仅邀请到企业代表,还请到多个国家驻华使节、对外贸易部门驻华代表等。嘉宾们介绍的相关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帮助与会人员开拓国际视野,形成新的工作和发展思路。
回到高平后,这些新思路逐步转化为新举措,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能。
“再过四个月,咱们第六届进博会上见。”张弩说,“今年高平市报名参加进博会的人员数量将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编辑:孙欣祺
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